意思解释
过萧关
作者: 张蠙 〔唐代〕
原文展示
出得萧关北,儒衣不称身。
陇狐来试客,沙鹘下欺人。
晓戍残烽火,晴原起猎尘。
边戎莫相忌,非是霍家亲。
白话文翻译
北出萧关,身穿儒生的衣服,却感到不合适。
陇山的狐狸来试探客人,沙地的猎鹰却在空中欺骗行人。
晨曦中的哨兵只剩下残余的烽火,晴朗的原野上扬起了打猎的尘埃。
边疆的戎族与我不必相互忌惮,这并不是霍家的人情关系。
注释
- 萧关:位于今甘肃省,是古代重要的边关。
- 儒衣:指儒生所穿的衣服,象征文人身份。
- 陇狐:陇山的狐狸,可能暗指狡诈。
- 沙鹘:沙地的猎鹰,一种捕猎的鸟,象征危险。
- 晓戍:早晨的哨兵,边防的守卫。
- 烽火:古代用于传递军事情报的火信号。
- 边戎:指边境的少数民族或敌对势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蠙,唐代诗人,擅长五言律诗,作品多描写边塞生活及战争。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边疆,反映了诗人在边境的经历与感受,体现了边塞士人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过萧关》通过描绘北出萧关的情景,展现了诗人面对边疆生活的复杂感受。首句“出得萧关北,儒衣不称身”,表达了诗人身为儒生在边疆环境中的不适,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文人与武人之间的隔阂。接下来的描写“陇狐来试客,沙鹘下欺人”,利用狐狸与猎鹰的意象,形象地展现出边疆环境的险恶,暗示着人们在此地生存的艰难与危险。
“晓戍残烽火,晴原起猎尘”两句描绘了边关的清晨景象,烽火的残余象征着战争的余威,而“猎尘”则让人感受到战争与生活的紧张关系,隐含着边疆士人的责任与担忧。最后,诗人以“边戎莫相忌,非是霍家亲”结束,抒发了对边疆民族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和平共处的期望。
全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在边塞生活中的孤独与思考,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抱负与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出得萧关北:我走出了萧关,向北而行。
- 儒衣不称身:身穿儒生的衣服,感到不合适,暗示了文人的身份与环境的矛盾。
- 陇狐来试客:陇山的狐狸来试探旅客,象征狡诈的环境。
- 沙鹘下欺人:沙漠中的猎鹰在空中欺骗过路的人,暗示了潜在的危险。
- 晓戍残烽火:早晨的哨兵只剩下残余的烽火,象征着战争的影响。
- 晴原起猎尘:晴朗的原野上扬起打猎的尘埃,表现出猎人活动的景象。
- 边戎莫相忌:边疆的戎族与我不必相互忌惮,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 非是霍家亲:这并不是霍家的人情关系,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陇狐”、“沙鹘”,通过动物比喻环境的险恶。
- 对仗:如“晓戍残烽火,晴原起猎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烽火象征战争,猎尘象征生活的艰难。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北出萧关的经历,抒发了对边疆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和平共处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关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萧关:象征着边疆的险恶与孤独。
- 儒衣:象征着诗人的文人身份,反映出身份的矛盾。
- 陇狐与沙鹘:象征着边疆的狡诈与危险。
- 烽火:象征战争的威胁与历史的沉重。
- 猎尘:象征生活的艰辛与边塞士人的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蠙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
“儒衣不称身”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不适
- C. 自豪
-
“边戎莫相忌”意在表达什么?
- A. 对敌人的仇恨
- B. 对和平的期待
- C. 对战争的向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 张蠙《过萧关》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边塞的景象,但张蠙更强调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危险,而王之涣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和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边塞诗研究》
以上是《过萧关》的全方位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