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蹀躞紫骝马,照耀白银鞍。
直去黄龙外,斜趋玄菟端。
垂鞬还细柳,杨尘归上兰。
红脸桃花色,客别重羞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紫骝马的英姿,马匹的银色鞍具在阳光下闪耀。马儿直接奔向黄龙之外,又斜着向玄菟的方向走去。马鞍悬挂的鞬袋随风轻轻摇曳,马蹄扬起的灰尘回归了兰花的上空。马儿的脸色如桃花般红艳,客人离别时重又羞赧地望着它。
注释:
- 蹀躞:形容马走路时的样子,轻快的步伐。
- 紫骝马:一种毛色为紫色的骏马。
- 白银鞍:马鞍用银器制成,形容华丽。
- 黄龙: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吉祥。
- 玄菟:古代地名,意指神秘的地方。
- 垂鞬:指马鞍下挂的鞬袋。
- 杨尘:形容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
- 红脸桃花色:形容马的面貌如桃花般红艳。
- 重羞看:离别时的羞涩与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叔宝,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其作品以描写自然和生活场景见长,兼具抒情与叙事的特点,常流露出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骏马的英姿,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求。
诗歌鉴赏:
《紫骝马二首 其二》通过描绘一匹优雅的紫骝马,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全诗意象鲜明,情感细腻,展现了马的威武与优雅。开头的“蹀躞紫骝马”即是对马的生动刻画,给人一种活力四射的感觉。随后,诗人通过马鞍的“白银”之光,进一步强调了马的华丽与高贵。
诗中提到“直去黄龙外,斜趋玄菟端”,展现了马儿奔腾不息的姿态,象征着追求理想与自由的精神。这样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马的力量与美丽,还引发对自由与追求的思考。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垂鞬还细柳,杨尘归上兰”的描写,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仿佛可以听到马蹄声和风中细柳的轻轻摇曳。最后一句“红脸桃花色,客别重羞看”,更是将情感升华,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蹀躞紫骝马:描写马儿轻快优雅的步态,营造出一种动感。
- 照耀白银鞍:通过马鞍的光亮,暗示马的珍贵与华丽。
- 直去黄龙外,斜趋玄菟端:展现马儿奔向未知的自由,表现了勇敢与追求。
- 垂鞬还细柳:描绘鞬袋与柳枝的互动,增添了环境的生动感。
- 杨尘归上兰: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气氛,表现马奔跑后的余韵。
- 红脸桃花色,客别重羞看:通过对马的生动描绘,表达对离别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马的颜色比作桃花色,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拟人:通过“客别重羞看”赋予马以情感,使诗意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紫骝马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及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骝马:象征着骏逸与高贵。
- 白银鞍:象征着奢华与美好。
- 黄龙: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桃花:象征着青春与美丽,常带有离别的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蹀躞紫骝马”中的“蹀躞”是什么意思?
- A. 走路轻快
- B. 跑得快
- C. 漫步
- D. 停止不动
-
诗中提到的“白银鞍”主要用来描绘什么?
- A. 马的速度
- B. 马的华丽
- C. 马的力量
- D. 马的颜色
-
“红脸桃花色”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离别的羞涩
- C. 快乐
- D. 惆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陈叔宝的《紫骝马二首 其二》更侧重于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