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倚杖空庭外,川原一望微。
欲将婴母去,未见凤皇飞。
绿草添深露,红霞醉落晖。
听闻人逐兔,此候不知归。
白话文翻译:
在空荡荡的庭院外,我倚着拐杖,远望川原,景色微微可见。
想要将婴儿送走,却未见凤凰飞来。
绿草上积满了露水,红霞醉倒在落日的余晖中。
听说有人在追逐野兔,这时节却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注释:
- 倚杖:依靠拐杖,表示年迈或健康不佳。
- 空庭:空旷的庭院。
- 川原:指开阔的平原或河流。
- 婴母:指年幼的孩子。
- 凤皇: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与美好。
- 添深露:草地上增加了露水,表现清晨或黄昏的景象。
- 醉落晖:红霞在日落时显得如醉般美丽。
- 逐兔:指追逐野兔,形象化地表达了人们的活动。
典故解析:
“凤皇”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着美好和吉祥,常用来比喻理想或美好的愿望。诗中提到的追兔,常见于古诗中描绘的田园生活,象征着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以壮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明朝中后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细节描绘自然的美,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闲居时的感受,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在闲暇时光中,既思念远方,又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闲居其十》是一首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诗的开头“倚杖空庭外”给人以孤独的感觉,表现了诗人年迈的身影和对自然的依赖。远望的“川原一望微”则在字里行间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似乎在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欲将“婴母去,未见凤皇飞”,用“凤皇”象征美好理想的未遂,反映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失落。接下来的“绿草添深露,红霞醉落晖”,则描绘了一个清新自然的黄昏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慨。
最后一句“听闻人逐兔,此候不知归”,则揭示了人们在追逐生活的同时,却往往迷失了方向,无法回归到宁静与安详的状态。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深意,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索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倚杖空庭外:描述诗人倚靠在庭院外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孤独感。
- 川原一望微:通过“微”字,表现出远处景色的朦胧,增加了诗的意境。
- 欲将婴母去,未见凤皇飞: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未能实现。
- 绿草添深露:描绘清晨或黄昏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红霞醉落晖:以“醉”字形容霞光的美丽,展现出自然景象的魅力。
- 听闻人逐兔,此候不知归: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生活的过程中,常常迷失方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凤皇”比喻为理想与目标,表现出追求的渴望。
- 拟人:用“醉”来形容红霞,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之间的平衡与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院:象征内心的宁静与闲适。
- 川原:象征广阔的自然与人生的广阔选择。
- 凤皇:象征理想与美好的愿景。
- 绿草与红霞: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朝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凤皇”象征什么? A. 现实中的鸟
B. 理想与美好
C. 诗人的朋友 -
诗人通过“倚杖空庭外”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考
C. 生气 -
诗的最后一句“此候不知归”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希望
B. 迷失与迷茫
C. 对旅行的期待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梁以壮的《闲居其十》更加强调个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描写与人生态度的展现。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