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二首)》
时间: 2025-01-01 12:51: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二首)
暖露滋瑶草,轻飚动碧篁。
龙蟠知岁月,鹤唳识风霜。
凿谷通仙径,穿岩辟洞房。
回看城阙近,禁树晚苍苍。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温暖露水滋润了瑶草,轻微的风吹动了青翠的竹林。龙在盘踞,似乎知道时光的流逝;鹤的鸣叫,似乎能感知风霜的变化。凿开山谷通向仙人的小路,穿过岩石开辟出洞府。回头看去,城墙和阙楼近在眼前,禁苑里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苍翠欲滴。
注释:
- 瑶草:即珍贵的草木,象征美好和生机。
- 轻飚:微风,轻柔的风。
- 龙蟠:龙盘踞,形容山势的雄伟与变化。
- 鹤唳:鹤的叫声,象征高洁与孤傲。
- 凿谷:开凿山谷,通往仙境的道路。
- 洞房:这里指的是山中的洞穴,寓意隐秘和幽静。
- 城阙:古时的城墙和门楼。
- 禁树:指皇家园林中的树木,象征着禁忌与珍贵。
典故解析:
“龙蟠”与“鹤唳”都常用于描绘自然和动物,具有象征意义,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许多古代诗词中,龙和鹤都是重要的意象,象征着权力、长寿和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金幼孜,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日,正值万岁山游玩的时节,反映了作者与友人漫游山水之间的闲适情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和自然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温暖的春风与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开篇以“暖露滋瑶草”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紧接着“轻飚动碧篁”,展现了风的轻柔与竹林的摇曳,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接着,诗人用“龙蟠知岁月”与“鹤唳识风霜”这两个形象,传达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感悟,似乎在说龙与鹤都能感知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表现出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哲学思考。
后半部分通过“凿谷通仙径,穿岩辟洞房”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征服,同时也暗含了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最后一句“回看城阙近,禁树晚苍苍”则以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对比鲜明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暖露滋瑶草”:春天的露水滋润了珍贵的草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轻飚动碧篁”:微风轻轻吹动青翠的竹林,描绘出春日的宁静。
- “龙蟠知岁月”:龙象征着力量与神秘,暗示自然的伟大与时光的流逝。
- “鹤唳识风霜”:高洁的鹤察觉到气候的变化,表现出对自然的敏感。
- “凿谷通仙径”:开辟山谷的小路,象征着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 “穿岩辟洞房”:穿越岩石,开辟出隐秘的栖息地,表现出探索的勇气。
- “回看城阙近”:回头望去,城市的建筑近在眼前,表现出对城市的留恋。
- “禁树晚苍苍”:禁苑中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苍翠,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龙和鹤被赋予了人类的感知,增加了诗的趣味性。
- 对仗:诗句中的对仗工整,使得整体结构更为和谐美丽。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流逝的感悟,以及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瑶草:象征着生命与美好,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碧篁:青翠的竹林,代表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 龙:象征着力量与永恒,代表着自然的伟大。
- 鹤:象征高洁与独立,代表着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暖露滋瑶草”表达的季节是什么?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
“龙蟠知岁月”中的“龙”在中国文化中通常象征什么? A. 力量与权威
B. 纯洁与美丽
C. 贫穷与痛苦
D. 时光与岁月 -
诗人回看城阙,表现了对城市生活的什么感情? A. 留恋
B. 厌恶
C. 无所谓
D. 兴奋
答案:
- C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动荡的感慨;
- 王维的《鹿柴》则通过描绘山水之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描写自然时,展现出的情感与思想的差异,丰富了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欣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诗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