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师毕随驾回营中马上赋》

时间: 2024-12-29 16:40:23

万里阴山道,平原入望赊。

天营高日月,辇路净风沙。

宝马衔金勒,苍龙绕翠华。

阳和随处满,草色遍天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阴山道,平原入望赊。
天营高日月,辇路净风沙。
宝马衔金勒,苍龙绕翠华。
阳和随处满,草色遍天涯。

白话文翻译:

在辽阔的阴山道路上,平原的景色渐渐呈现出来。
高高的天营映衬着日月,通往营地的道路上没有风沙的侵扰。
宝马口衔金色的勒带,苍龙围绕着翠色的华盖。
阳光和煦洒满四方,草色在天涯处遍布。

注释:

  • 万里阴山道:指阴山地区的道路,"万里"形容其遥远,"阴山"是指中国北方的一座山脉。
  • 平原入望赊:平原的景色逐渐展现在眼前,"赊"字在此有“延展”的意思。
  • 天营高日月:营地高耸,仿佛与日月相接。
  • 辇路净风沙:指通往营地的道路干净,没有风沙。
  • 宝马衔金勒:形容马匹高贵,衔着金色的勒带。
  • 苍龙绕翠华:苍龙象征着尊贵,围绕着华丽的帐篷。
  • 阳和随处满:阳光和煦,温暖普照四方。
  • 草色遍天涯:草木繁盛,遍布四方,生机盎然。

典故解析:

阴山自古就是边塞的重要地理标志,常常出现在古代文人笔下,象征着边疆的广袤与荒凉。诗中使用的“宝马”与“苍龙”象征着强大与荣华,体现了古代对武将的崇敬与豪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金幼孜(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道明,号白云,所作诗多描绘边塞风光,表现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军队出征前,表达了对边疆壮丽景色的赞美与对胜利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军旅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辽阔的阴山道与秀丽的平原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的热爱。首联通过“万里阴山道”与“平原入望赊”对比,突出边塞的广阔与壮丽,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接下来的描写中,“天营高日月”意象的使用,彰显出营地的宏伟与神圣,而“辇路净风沙”则传达出环境的优雅与安宁。

诗歌的后两联则通过对宝马和苍龙的描绘,突显出士兵和将领的威武与尊贵,“阳和随处满,草色遍天涯”则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展现出生命的蓬勃与朝气。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希望与力量。

整体来看,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对军旅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胜利的期盼,情感真挚,画面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万里阴山道”:开篇即设定了广袤的地理背景。
    2. “平原入望赊”:描绘出平原的壮丽景色。
    3. “天营高日月”:用“高”字展现出营地的雄伟。
    4. “辇路净风沙”:强调道路的平坦与清洁。
    5. “宝马衔金勒”:象征着军队的精锐。
    6. “苍龙绕翠华”:表达军队的威武。
    7. “阳和随处满”:春日的温暖气息弥漫四处。
    8. “草色遍天涯”:生机盎然,象征着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营地比作“天营”,寓意高大。
    • 对仗:如“宝马”与“苍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通过“阳和随处满”等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壮丽景色的赞美与对军旅生活的热爱,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意象分析:

  • 阴山:象征着边疆的辽阔与神秘。
  • 宝马:代表着高贵与力量。
  • 苍龙:象征着威严与尊贵。
  • 阳和:代表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希望。
  • 草色:象征着生机与蓬勃向上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阴山道”指的是哪个方向的道路?

    • A. 南方
    • B. 北方
    • C. 东方
    • D. 西方
  2. 诗中描述的“宝马”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威武
    • C. 美丽
    • D. 忍耐
  3. “阳和随处满”中的“阳和”是指什么?

    • A. 风和
    • B. 雨和
    • C. 阳光和煦
    • D. 雪和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写边塞壮丽景色,表达豪情。
  • 高适的《别董大》:同样表现对边疆的眷恋与壮志。

诗词对比

  • 比较金幼孜与王之涣的作品,均描绘边塞景色,但金幼孜更注重对军旅生活的细致表现,而王之涣则侧重壮阔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入门》
  3.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