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过林立人所寓许将军署斋咏庭前英石》

时间: 2025-01-04 08:50:43

五峰西畔亚夫营,一石中庭见者惊。

翠袖低昂如万舞,紫云飘举欲孤行。

居然造物钟全巧,瘦绝谁人画得成。

不独韩陵堪共语,雨中高咏有群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过林立人所寓许将军署斋咏庭前英石
作者: 陈恭尹 〔明代〕

五峰西畔亚夫营,一石中庭见者惊。
翠袖低昂如万舞,紫云飘举欲孤行。
居然造物钟全巧,瘦绝谁人画得成。
不独韩陵堪共语,雨中高咏有群英。

白话文翻译

在五峰的西边,是亚夫的营地,
一块石头在庭院中令人惊讶。
翠绿的衣袖高低起伏,宛如万千舞者,
紫色的云彩飘浮升起,似欲独自远行。
这自然的造物真是巧夺天工,
如此瘦削的形态,谁能画得出来?
不仅韩陵可以相谈,
在雨中高歌的还有众多英才。

注释

逐句解释:

  • 五峰西畔:指五座峰的西边。
  • 亚夫营:可能指历史上某位将领的营地。
  • 一石中庭见者惊:庭院中有一块石头,令人惊奇。
  • 翠袖:指青翠的衣袖,形象优美。
  • 低昂:形容衣袖的抬高和低垂。
  • 如万舞:比喻舞动的姿态。
  • 紫云:指紫色的云彩。
  • 居然:竟然,表示惊讶。
  • 钟全巧:造物的技艺非常精巧。
  • 瘦绝:形态纤细、独特。
  • 韩陵:韩愈墓,古人所称之地。
  • 高咏:高歌吟咏。

典故解析:

  • 韩陵: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墓地,表明英才辈出之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恭尹,明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词技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及人文情怀,风格清新、高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写于诗人游览某处时,因雨中庭前的英石而引发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艺术的赞美和对历史英才的追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庭前的英石,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关怀的结合。开篇提到“亚夫营”,暗示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延续,接着引入了眼前的石头,形成一种对比。诗中的“翠袖低昂如万舞”,生动地描绘了石头在雨中映射出的光影效果,既有自然的灵动之美,又透露出一种轻盈的气息。“紫云飘举欲孤行”则继续延伸了这种意象,暗示着一种孤独的美学。

接下来,诗人以“居然造物钟全巧”来赞美自然的精妙,似乎在说这块石头的形态与大自然的造物同样令人叹服。最后,提到韩陵,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英才,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在雨中吟咏的豪情,显示出一种与古人对话的情感。

整首诗节奏感强烈,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历史的敬仰,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峰西畔亚夫营:描绘了一个地理位置,暗示了诗人的游历经历。
  • 一石中庭见者惊:引入了庭院中的石头,强调其独特之美。
  • 翠袖低昂如万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头与雨水的互动,表现出灵动的美感。
  • 紫云飘举欲孤行:进一步深化了意境,展现出一种孤高的情怀。
  • 居然造物钟全巧:赞美自然造物的精巧和不可思议。
  • 瘦绝谁人画得成:反讽人类的艺术无法比拟自然的伟大。
  • 不独韩陵堪共语:表达与古人相通的情感。
  • 雨中高咏有群英:结尾提到的“群英”,象征着与历史人物的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翠袖低昂如万舞”,将自然景象与舞蹈相联系。
  • 拟人:自然景象被赋予人的情感与动作。
  • 对仗:诗句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达了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而高远的情怀,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峰:象征着高远,代表自然的壮丽。
  • 亚夫营:历史的深度,体现文化的传承。
  • 英石:自然的艺术品,代表着自然的鬼斧神工。
  • 翠袖与紫云:生动的自然景象,传递出美感和灵动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亚夫营”是指? A. 一位将领的营地
    B. 一处风景名胜
    C. 一座寺庙

  2. “翠袖低昂如万舞”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静态美
    B. 自然的动态美
    C. 人的舞蹈才艺

  3. 诗中提到的“韩陵”代表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历史人物
    C. 诗人的故乡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陈恭尹的这首诗在表达情感和景物描写上有相似之处,李白通过月色表达思乡之情,而陈恭尹则通过雨中景象表达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两者都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汉语词典》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背景、文化及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