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背》

时间: 2025-01-17 09:53:27

西日经林暖,迟迟曝背情。

即看残烧尽,遥辨远山横。

寒水痕多浅,空郊响易平。

病躯便短褐,不用献君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曝背
作者: 丰越人 〔明代〕

西日经林暖,
迟迟曝背情。
即看残烧尽,
遥辨远山横。
寒水痕多浅,
空郊响易平。
病躯便短褐,
不用献君明。

白话文翻译

西边的太阳透过树林照射过来,
我慢慢地享受着阳光的温暖。
只见残火逐渐熄灭,
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辨。
寒冷的水流痕迹浅浅,
空旷的乡野回荡着平静的声音。
病弱的身体只好穿上短褐,
不想再向君王献上光明。

注释

  • 曝背:曝,指的是晒;背,指的是背部。合起来表示晒背,象征放松、享受阳光。
  • 西日:指西边的太阳,象征温暖和时光的流逝。
  • 经林暖:穿过树林,温暖的阳光洒落。
  • 残烧尽:指残留的火焰逐渐熄灭,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
  • 寒水痕多浅:指水的痕迹不深,暗示着一种淡淡的孤寂与静谧。
  • 病躯:指身体虚弱,象征诗人自身的状态。
  • 短褐:短衣,暗示诗人不再追求奢华,选择简朴。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意象中反映出一种隐士的生活态度,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丰越人,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繁华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在诗人为病或隐居时创作,反映了他在自然中的感受与内心的宁静,而对世俗的放弃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歌鉴赏

《曝背》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句“西日经林暖”,描绘了一个温暖的傍晚时分,诗人沐浴在夕阳的光辉中,感受到自然的舒适与宁静。而“迟迟曝背情”则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心情,似乎在享受这一刻的安宁。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即看残烧尽,遥辨远山横”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残火的熄灭象征着过往的事物逐渐消逝,而远山的模糊则暗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

“寒水痕多浅,空郊响易平”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静谧,水痕的浅淡与乡野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然。最后两句“病躯便短褐,不用献君明”则更是直白地表露了诗人的病弱与对世俗的拒绝,表达出一种不愿再追逐名利的态度,选择了简朴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世俗的淡泊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日经林暖:描绘夕阳透过树林的温暖,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2. 迟迟曝背情:表达诗人舒适、自在的心情,享受阳光的沐浴。
  3. 即看残烧尽:看到余火渐熄,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4. 遥辨远山横:远望隐约的山脉,暗示对未来的模糊感知。
  5. 寒水痕多浅:水流留下的痕迹浅显,象征着孤独与宁静。
  6. 空郊响易平:空旷的乡野,声音容易消散,渲染出一种寂静。
  7. 病躯便短褐:因身体虚弱而穿上简单的衣服,反映诗人的生活态度。
  8. 不用献君明:不再追逐世俗的光辉,表达对名利的放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残烧尽”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对比:温暖的阳光与病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 拟人:乡野的声音“易平”,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世俗的超然,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悟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西日:象征温暖与时间的流逝。
  • 寒水:象征孤独与宁静。
  • 病躯:象征诗人的虚弱与对世俗的放弃。
  • 远山:象征未来的不可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日经林暖”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景象?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2. 诗人选择“短褐”的原因是什么?
    A. 身体病弱
    B. 喜欢奢华
    C. 追求名利

  3. “寒水痕多浅”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内心状态?
    A. 兴奋
    B. 宁静
    C. 忧伤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同样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丰越人《曝背》王维《鹿柴》:两首诗均抒发了对自然的喜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丰越人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美景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丰越人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