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阁》

时间: 2025-01-16 22:22:12

竹石寒相倚,云窗晓共开。

闲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

坠响风随箨,移阴日上苔。

迟留秋更夜,待月露盈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阁
阮逸 〔宋代〕

竹石寒相倚,云窗晓共开。
闲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
坠响风随箨,移阴日上苔。
迟留秋更夜,待月露盈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范公一同登上承天寺的竹阁,四周的竹石在寒风中相互依偎,清晨的云窗缓缓开启。诗人心境悠闲,远离尘世喧嚣,幽静的意境在心中悄然升起。风声吹动竹叶,声响随之飘荡,阳光透过竹影洒落在青苔上。诗人留连在秋夜的静谧中,期待着明月高悬,露水盈满酒杯。

注释:

  • 竹石:指竹子和石头,表现出自然的寒冷和坚韧。
  • 云窗:云朵似窗,形容清晨的景象。
  • 方外:指超脱世俗,闲适自得的状态。
  • 幽意:幽静的情感或意境。
  • :竹子的枝叶。
  • :青苔,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典故解析:

“承天寺”是历史上著名的寺庙,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代表了清幽高远的意境。竹阁则象征着隐逸与清雅,诗人通过登阁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阮逸,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阮逸与友人登阁游玩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阁》以竹石和云窗开篇,诗人通过这些自然元素描绘出一幅清晨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的美,又渗透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诗中“闲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展现了诗人远离尘世的洒脱和内心的平和。随后的“坠响风随箨,移阴日上苔”,通过声音与光影的变化,进一步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生动的氛围。

最后两句“迟留秋更夜,待月露盈杯”,更是将诗人对夜晚的期待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在竹阁上所感受到的幽静与美好,正是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超然与逃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石寒相倚:竹子与石头冷冷相依,给人以孤冷的感觉,暗示环境的清冷。
  2. 云窗晓共开:清晨的云朵仿佛窗户一样打开,展现出一天的开始。
  3. 闲身方外去:诗人心境悠闲,远离了世俗的束缚。
  4. 幽意静中来:在静谧的环境中,幽深的情意自然涌现。
  5. 坠响风随箨:风吹动竹叶的声音随之飘荡,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6. 移阴日上苔:阳光透过竹叶的阴影洒在青苔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7. 迟留秋更夜:在秋夜中留连,表现出对时光的珍惜。
  8. 待月露盈杯:期待夜晚明月与露水,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朵比作窗户,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风与竹叶的互动使自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超然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清高。
  • :代表稳重与持久。
  • :象征变幻与自由。
  • :象征美好与宁静的夜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石寒相倚”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寒冷 C. 热情

  2. “待月露盈杯”中的“月”象征什么? A. 时光 B. 美好 C. 财富

  3. 诗人为何选择在秋夜留连? A. 因为秋天美丽 B. 因为秋夜静谧 C. 因为秋天丰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竹里馆》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亲情的牵挂。
  • 王维的《竹里馆》:与阮逸的作品相似,均表现出对竹子意象的喜爱,以及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