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江守祷晴即应时近元夕矣寄呈五绝句
作者:仲并 〔宋代〕
安排灯火作鳌头,人乐公来再有秋。
转雨作晴谈笑事,他州谁得似吾州。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准备好灯火来迎接元宵佳节,大家欢声笑语,仿佛又回到了秋天。原本的雨天转晴,大家在一起谈笑,想问问其他地方,谁能像我们这里一样快乐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灯火:指的是灯光,元宵节时灯笼点亮,象征节日的热闹。
- 鳌头:比喻重要的地位或首位,这里指灯火的安排像是龙头。
- 人乐公来:这里的“人”指人们,“公”是尊称,意指大家都很高兴。
- 转雨作晴:雨转为晴,象征着天气的变化,和人的心情一样愉快。
- 他州:指其他地方,表达对自己州的自豪。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元宵节是传统节日,象征团圆和喜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并,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宵节前夕,表达了对节日的期待和对家乡美好生活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欢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欢庆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开头“安排灯火作鳌头”,不仅描绘了灯笼的美丽景象,也暗示了灯火在节日中的重要性。灯火象征着希望与团圆,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氛围。接着“人乐公来再有秋”,表达了人们的快乐和团聚的情景,仿佛在这个节日里,秋天的余韵再次回归,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息。
“转雨作晴”则是情绪的转折,雨水带走了烦恼,阳光洒下,象征着心情的愉悦,这种变化让人倍感珍惜。最后一句“他州谁得似吾州”不仅是对自己家乡的赞美,也是对外界的自豪感。整首诗在欢愉的氛围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传达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安排灯火作鳌头:安排灯笼灯火,象征着节日的来临,成为这个庆典的“领头羊”。
- 人乐公来再有秋:人们乐于迎接嘉宾,欢聚一堂,再次感受到秋天的喜悦。
- 转雨作晴谈笑事:天气由雨转晴,大家在阳光下欢声笑语,享受美好时光。
- 他州谁得似吾州:唯有我们这儿的节日气氛最为浓厚,其他地方无法比拟。
修辞手法:
- 比喻:灯火被比作“鳌头”,突出了其重要性。
- 对仗:诗句中“灯火”与“谈笑”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天气的变化赋予情感,表现出心情的起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元宵的庆祝活动,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团圆、欢乐和希望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火:象征团圆与希望。
- 秋:常与富饶、丰收相关,寓意美好的生活。
- 雨:象征忧愁和烦恼,但转晴又寄托了希望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灯火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忧愁
B. 希望与团圆
C. 失败 -
“转雨作晴”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悲伤
B. 愉悦与期待
C. 疲惫 -
这首诗主要描写哪个节日的庆祝?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杜甫的《春望》:表现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怀。
诗词对比:
- 比较仲并的《平江守祷晴》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但前者更具节日的欢乐氛围,后者则偏向于孤独与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