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汉烽下》

时间: 2024-12-29 20:41:34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统汉烽西降户营,
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
北地无人空月明。

白话文翻译:

在统汉烽火的西边,降户营地已经被攻陷,
长城上满是黄沙和白骨。
如今已经在燕然山刻下了战功碑,
而北方土地上,只有明亮的月光下无人影。

注释:

  • 统汉烽: 指的是统治汉朝时期的烽火台,这里象征着战争的信号。
  • 降户营: 指投降的营地,表示战败的士兵或地方。
  • 黄沙白骨: 形容战场的惨烈,沙土上满是尸骨。
  • 燕然石: 燕然石是古代的战功碑,刻有胜利的记录。
  • 北地: 指北方的土地,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 空月明: 月光明亮,但无人陪伴,增添了孤寂的氛围。

典故解析:

  • 燕然山: 位于今内蒙古一带,历史上是许多战争的见证,燕然石是古代将领为纪念胜利而刻的石碑,代表了战争和胜利的象征。
  • 长城: 作为防御的象征,长城在历史上多次见证了战争的悲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字义山,唐代著名诗人,生于边疆地区,擅长边塞诗,描写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士兵的生活。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故土的眷恋。

创作背景:

《统汉烽下》创作于唐代盛世,但诗中反映出的战争场景却是对边疆战乱的真实写照,战争之苦深深植入诗人的内心,表达了对战事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统汉烽下》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士兵们的苦难。首句“统汉烽西降户营”直接引入了战争的场景,烽火台象征着随时可能到来的战乱,而“降户营”则暗示着投降的士兵,体现了战败的悲剧。接下来的“黄沙白骨”,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传达出战场上的惨痛,沙土上堆积的白骨不仅是死亡的见证,也暗示着无数家庭的破碎与悲痛。

诗的后两句“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则将视角转向了战后的孤寂。燕然石的刻碑象征着战争的功勋,却也无情地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空虚和无奈。北方的荒凉与明亮的月光形成鲜明对比,月光虽美,却显得格外冷清,暗示了人们在战争面前的无力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争的痛惜,也有对人间冷暖的感慨,李益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生命的敬畏,反映了边疆士兵内心的孤独与悲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统汉烽西降户营: 直入主题,展现了战争的背景,烽火台是警报的象征,降户营则是战败者的归宿,暗示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与痛苦。
  • 黄沙白骨拥长城: 通过“黄沙白骨”描绘出战场的惨烈景象,长城作为防线,反而成了尸骨的归宿,令人感到战争的无情。
  • 只今已勒燕然石: 提到燕然石,表明过去的辉煌与荣耀,反衬出当前的凄凉,刻碑的行为也蕴含了对战争的复杂情感。
  • 北地无人空月明: 最后一句以寂寞的月光结束,表现出国土的荒凉,人与自然的对比,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 “黄沙白骨”与“空月明”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 烽火、黄沙、白骨、月光等意象交织,构建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情感的深邃。
  • 象征: 烽火台、长城和燕然石象征着战争与和平、荣耀与悲剧,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历史的反思。战争不仅带来痛苦,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拷问,诗人以深刻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人性的脆弱。

意象分析:

  • 烽火: 战争的信号,象征着动荡与不安。
  • 黄沙: 代表着战场的荒凉与死亡。
  • 白骨: 反映了战争的惨烈,生命的无常。
  • 长城: 作为防线,象征着抵御外敌的决心与希望。
  • 燕然石: 纪念战争胜利的石碑,反映出历史的厚重。
  • 月光: 代表孤独与冷清,暗示着对未来的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统汉烽”指的是什么?

    • A. 和平的象征
    • B. 战争的信号
    • C. 生活的安宁
    • D. 自然的美丽
  2. “黄沙白骨”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 A. 战场的和平
    • B. 生活的繁荣
    • C. 战争的惨烈
    • D. 乡村的安宁
  3. 燕然石的作用是什么?

    • A. 纪念战争的胜利
    • B. 记录历史的美好
    • C. 传递和平的希望
    • D. 描述战争的残酷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写边塞的战争与士兵的生活。
  • 高适的《别董大》: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边塞的孤独。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益《统汉烽下》对比:李白更多表现豪情壮志,而李益则是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