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应门照绿苔》

时间: 2025-01-01 17:51:04

宫阙何年月,应门何岁苔。

清光一以照,白露共裴回。

——李益

珠履久行绝,玉房重未开。

妾心正如此,昭阳歌吹来。

——法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应门照绿苔
宫阙何年月,应门何岁苔。
清光一以照,白露共裴回。
李益珠履久行绝,玉房重未开。
妾心正如此,昭阳歌吹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宫殿的沧桑与孤寂。作者通过“应门”的青苔和清冷的月光,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思索。诗中提到的“李益”和“玉房”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未能实现的愿望。诗的最后一句“妾心正如此,昭阳歌吹来”,表现了对遥远音乐的向往,暗含着对爱情的渴求与失落。

注释:

  • 宫阙:指皇宫,象征着权力与荣耀。
  • 何年月:何时、多久。表达时间的流逝。
  • 应门:门前,指来访的地方。
  • :青苔,常用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荒凉。
  • 清光:清冷的月光。
  • 裴回:徘徊、游走。
  • 李益:诗人李益,代表了对往昔的追忆。
  • 珠履:珠宝装饰的鞋子,象征高贵与优雅。
  • 玉房:指内宫,含有未婚或未能实现愿望的暗示。
  • 妾心: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与渴望。
  • 昭阳:昭阳殿,常与音乐和舞蹈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益,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因其诗作具有浓厚的感伤与抒情特征而受到后世推崇。多以边塞诗和咏史诗见长,具有较强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李益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时代背景上,唐朝正经历了盛世与衰败的交替,诗人心中对荣华的渴望与失落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冷的意象与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往昔的追忆。开篇的“宫阙何年月”便引入了时间的沉重感,仿佛在无尽的岁月中,一切都已改变。青苔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荒凉与不安。接着,清光与白露的结合,展现了一种清冷而又孤独的气氛,似乎在诉说着对往昔的怀念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李益珠履久行绝”,不仅是对诗人身份的自我认同,也是对曾经光辉岁月的无限感慨。最后一句“妾心正如此,昭阳歌吹来”则是情感的升华,从个人的孤寂转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似乎在希望能有一声歌声打破这份孤寂。

整首诗简练却富有层次,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值得反复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宫阙何年月:引发对时间的思考,感叹岁月的流逝。
  • 应门何岁苔:青苔的生长象征着岁月的荒凉与变化。
  • 清光一以照:月光照耀,寓意清冷与孤独。
  • 白露共裴回:白露象征着清冷,徘徊则表现出内心的纠结。
  • 李益珠履久行绝:对自我身份的阐释与对过往的追忆。
  • 玉房重未开:暗示了内心未能实现的渴望。
  • 妾心正如此:将内心的情感外化,表达对爱情的渴望。
  • 昭阳歌吹来:对美好音乐的向往,象征对生活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青苔比喻时间的流逝,白露比喻孤独。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清光、白露等意象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孤独与渴望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往日辉煌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深刻地揭示了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宫阙:象征权力与荣耀的渐行渐远。
  • 青苔:时间的沉淀与人生的无常。
  • 清光、白露:孤独与清冷,表现内心的情感状态。
  • 昭阳:美好事物的象征,寄托了对希望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宫阙何年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感慨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2. “李益珠履久行绝”中“珠履”象征什么? A. 贫穷
    B. 高贵与优雅
    C. 孤独

  3. 诗的最后一句“妾心正如此,昭阳歌吹来”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爱情的绝望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赋应门照绿苔》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出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但前者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后者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美与宁静的心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益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