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
时间: 2025-01-01 12:41:45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
作者: 高适 〔唐代〕
原文展示:
塞口连浊河,辕门对山寺。
宁知鞍马上,独有登临事。
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飘飘方寓目,想像见深意。
高兴殊未平,凉风飒然至。
拔城阵云合,转旆胡星坠。
大将何英灵,官军动天地。
君怀生羽翼,本欲附骐骥。
款段苦不前,青冥信难致。
一歌阳春后,三叹终自愧。
白话文翻译:
在塞口处浊河连绵,辕门正对着山寺。
怎么知道在马鞍之上,独自有登高望远的事。
七级的浮图凌驾于太清之上,千崖交错苍翠欲滴。
飘飘然的心情方才寄托,想象中见到深邃的意义。
高兴的情绪尚未平复,凉风飒然吹来。
拔城的阵云聚合,转动的旆旗如胡星坠落。
大将何等英灵,官军的气势动天地。
你怀有生的羽翼,本想乘骐骥飞腾。
却因艰难而无所作为,青冥之中难以抵达。
一曲歌声在阳春过后,三叹之后自感羞愧。
注释:
- 塞口:指边塞的口岸或入口。
- 辕门:古代车马的门,常用于军营。
- 鞍马:骑马时的鞍具。
- 七级浮图:七层的佛塔。
- 太清:指高远的天空或境界。
- 凉风:指带来清凉的风。
- 拔城:指攻占城池的阵势。
- 胡星:指北方的星象,常用来形容敌军的来袭。
- 骐骥:指良马,代表高贵的志向。
- 青冥:指深邃的天空。
典故解析:
- “英灵”:指古代英雄的灵魂,常常用来形容英勇的将领。
- “阳春”:象征春天的来临,也可以引申为美好的时光。
- “三叹”:古人常用叹息表达心中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生于701年,卒于765年,字达夫,号白云,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作品多描绘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高适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能充分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适随军征战、经历艰难困苦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描绘了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边塞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敌人征战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开篇描写了浓厚的自然景象,浊河与山寺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境深远。接着,诗人抒发了自己在战斗中所感受到的高兴与愧疚,表现出内心的矛盾。通过“七级浮图”与“千崖列苍翠”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然的雄伟与人生的渺小。
诗中“君怀生羽翼”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渴望,然而“款段苦不前”又道出了现实的无奈。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壮志未酬,也表达了对战斗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思考。整体而言,诗人在描写边塞景色的同时,巧妙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思想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塞口连浊河,辕门对山寺。
描绘了边塞的地理环境,浊河与山寺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
宁知鞍马上,独有登临事。
表达了骑马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向往。 -
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描绘浮图和崖壁的壮丽景象,表现出高远的理想。 -
飘飘方寓目,想像见深意。
诗人沉思远望,感受到深邃的哲理。 -
高兴殊未平,凉风飒然至。
表达内心的高兴尚未平复,外界的凉风带来新生。 -
拔城阵云合,转旆胡星坠。
形象地描绘出战斗的紧张局势。 -
大将何英灵,官军动天地。
对战斗中英勇将领的敬佩,表现出士气的高昂。 -
君怀生羽翼,本欲附骐骥。
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渴望。 -
款段苦不前,青冥信难致。
反映出追求理想的艰难与挫折。 -
一歌阳春后,三叹终自愧。
通过歌声与叹息,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愧疚与自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七级凌太清”,用浮图比喻理想。
- 对仗:如“高兴殊未平,凉风飒然至”,工整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景色和战争情感,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豪情与自省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浊河:象征战乱与困境。
- 浮图:象征理想与信仰。
- 凉风:象征内心的觉醒与清新。
- 青冥:象征遥远的理想与追求。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七级浮图”象征什么?
a) 战斗的胜利
b) 理想与信仰
c) 自然的壮丽 -
“君怀生羽翼”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战斗的无奈
b) 对理想的渴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c) 描绘战争场景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高适与王之涣的边塞诗风格有异,王之涣更注重绝美的自然景观,而高适则结合自然与个人情感,反映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高适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