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寄高蟾》

时间: 2025-01-19 19:11:55

荒寺雨微微,空堂独掩扉。

高吟多忤俗,此貌若为饥。

旅梦遭鸿唤,家山被贼围。

空馀老莱子,相见独依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避地寄高蟾
作者: 贯休 〔唐代〕
荒寺雨微微,
空堂独掩扉。
高吟多忤俗,
此貌若为饥。
旅梦遭鸿唤,
家山被贼围。
空馀老莱子,
相见独依依。

白话文翻译:

在一座荒凉的寺庙中,细雨轻轻飘落,
我独自关上了空荡荡的堂扉。
我高声吟唱,却常常与世俗相悖,
这副模样看来似乎是因饥饿。
旅途中的梦被鸿雁的鸣叫唤醒,
而故乡的山岭却被贼寇围困。
只剩下老莱子那孤独的身影,
我们相见时,心中不由得感到依依不舍。

注释:

  • 荒寺:荒废的寺庙,象征孤独与寂寞。
  • 微微:形容细雨轻轻飘落的样子。
  • 高吟:高声吟唱,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忤俗:与世俗不合,指诗人的思想与常规的道德观念有冲突。
  • 旅梦:旅途中的梦,暗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鸿唤:鸿雁的叫声,象征远方与回家的呼唤。
  • 老莱子:指古代隐士老莱子,象征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唐代诗人,号称“贯休禅师”,以诗作闻名。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篇。贯休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诗人隐居期间,正值战乱之时,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俗的反思。

诗歌鉴赏:

《避地寄高蟾》是一首深具情感和哲理的诗作,贯休通过描绘荒凉的环境,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荒僻的寺庙,细雨纷飞,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接着,诗人独自关上门扉,突显了孤独的状态。高声吟唱的行为,虽然显示出诗人的激情,却与世俗的理解相悖,这种矛盾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闷。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旅梦遭鸿唤”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家山被贼围”则进一步加强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故乡安宁的渴望。结尾处提到“老莱子”,则引发人们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整首诗在意象的设置和情感的表达上都极具层次感,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荒寺雨微微:描绘出一种苍凉与宁静的环境,细雨象征着诗人的愁绪。
  2. 空堂独掩扉:强调孤独,关上门扉是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
  3. 高吟多忤俗:表达诗人不被世俗接受的苦闷。
  4. 此貌若为饥:表明诗人因环境和心情的压抑而显得憔悴。
  5. 旅梦遭鸿唤:鸿雁唤醒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6. 家山被贼围:现实的困境,暗示战乱对故乡的影响。
  7. 空馀老莱子:引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老莱子象征自由与理想。
  8. 相见独依依:表达了对相聚的珍惜与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吟”与“忤俗”相对比,增强了诗人的孤独感。
  • 拟人:细雨的“微微”仿佛在轻声诉说,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忧伤的氛围。
  • 对仗:如“旅梦遭鸿唤,家山被贼围”,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对世俗的批判,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情感细腻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寺:象征孤独与被遗弃的内心世界。
  • 细雨:象征忧伤与思念。
  • 高吟:象征对理想和自由的向往。
  • 鸿雁:象征亲情与故乡的召唤。
  • 老莱子:象征隐逸与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所描绘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A. 繁华热闹
    B. 荒凉寂静
    C. 田园风光
    D. 山清水秀

  2. “高吟多忤俗”中的“忤俗”是什么意思? A. 迎合世俗
    B. 反对世俗
    C. 忽略世俗
    D. 理解世俗

  3. 诗中提到的“老莱子”象征着什么? A. 战争的痛苦
    B. 隐士生活的理想
    C. 世俗的繁华
    D. 乡愁的深切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贯休的《避地寄高蟾》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孤独与自由的追求,但贯休更加强调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写诗的洒脱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贯休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