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三十六首》

时间: 2025-01-03 09:11:25

甘瓜青如蓝,红桃鲜若血。

不忍以后拈,而况用齿齧。

其色已可爱,其味又更绝。

食此无珍言,哀哉口与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甘瓜青如蓝,红桃鲜若血。 不忍以后拈,而况用齿齧。 其色已可爱,其味又更绝。 食此无珍言,哀哉口与舌。

白话文翻译:

甘甜的瓜果青翠如蓝,红润的桃子鲜艳如血。 不忍心用手去摘取,更何况用牙齿去咬。 它们的颜色已经非常可爱,味道更是绝妙。 吃这样的美味却无法用言语赞美,真是悲哀啊,我的口与舌。

注释:

  • 甘瓜:甜瓜。
  • 青如蓝:形容瓜果的颜色青翠。
  • 红桃:红色的桃子。
  • 鲜若血:形容桃子的颜色鲜艳如血。
  • 不忍以后拈:不忍心用手去摘取。
  • 齿齧:用牙齿咬。
  • 其色已可爱:指瓜果和桃子的颜色非常吸引人。
  • 其味又更绝:指它们的味道非常美妙。
  • 食此无珍言:吃这样的美味却无法用言语赞美。
  • 哀哉口与舌:感叹口舌无法表达出食物的美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这首《秋怀三十六首》是他在秋天时对自然景物的感慨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秋天时对自然景物的感慨之作,通过对瓜果和桃子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言语表达局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瓜果和桃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秋天的丰收景象和自然之美。诗人用“青如蓝”和“鲜若血”来形容瓜果和桃子的颜色,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中“不忍以后拈,而况用齿齧”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珍惜,不忍心破坏这份美好。最后两句“食此无珍言,哀哉口与舌”则表达了诗人对言语表达局限的感慨,即使面对如此美味,也无法用言语充分表达其美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甘瓜青如蓝,红桃鲜若血:诗人用鲜明的色彩形容瓜果和桃子,展现了秋天的丰收景象。
  2. 不忍以后拈,而况用齿齧: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珍惜,不忍心破坏这份美好。
  3. 其色已可爱,其味又更绝:强调了瓜果和桃子的颜色和味道都非常吸引人。
  4. 食此无珍言,哀哉口与舌:表达了诗人对言语表达局限的感慨,即使面对如此美味,也无法用言语充分表达其美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青如蓝”和“鲜若血”来形容瓜果和桃子的颜色,形象生动。
  • 拟人:“不忍以后拈”和“而况用齿齧”赋予了瓜果和桃子以人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瓜果和桃子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言语表达局限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甘瓜:甜瓜,象征秋天的丰收。
  • 青如蓝:形容瓜果的颜色青翠,给人以清新之感。
  • 红桃:红色的桃子,象征秋天的果实。
  • 鲜若血:形容桃子的颜色鲜艳如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甘瓜青如蓝”形容的是什么? A. 瓜果的颜色 B. 桃子的颜色 C. 瓜果的味道
  2. 诗中“不忍以后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之美的敬畏 B. 对食物的渴望 C. 对言语表达的无奈
  3. 诗中“食此无珍言”表达了什么? A. 食物的美味 B. 言语表达的局限 C. 对食物的厌恶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通过对春江晚景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诗词对比:

  • 邵雍《秋怀三十六首》与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但邵雍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言语表达局限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鉴赏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邵雍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