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4 09:49: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竿红日晓辉辉,流水平芜燕子飞。
芳径露香花锦碎,深山云暖蕨芽肥。
乌纱别制笼头帽,白苎新裁称体衣。
社鼓冬冬桑柘外,野翁扶醉蹋歌归。
白话文翻译:
清晨,三根阳光洒下,红日熠熠生辉;平静的水面上,燕子在飞翔。
芳香的小路上,露水点缀着如锦般的花朵;深山中,温暖的云雾使蕨菜的嫩芽生长得肥美。
乌纱帽是刚刚制作的,白苎布裁制的新衣服正好合身。
社祭的鼓声在桑树和柘树外响起,醉酒的乡翁踉跄而归,边走边唱。
注释:
- 三竿红日:指明亮的晨阳,形容太阳升起的状态。
- 晓辉辉:清晨的光辉,形容阳光明媚。
- 流水平芜:水面平静如镜,花草茂盛。
- 芳径露香:香气四溢的小路,露水点缀花朵。
- 深山云暖:深山中的温暖云气,适宜植物生长。
- 蕨芽肥:嫩蕨菜生长得肥美可口。
- 乌纱:古代官员所戴的帽子。
- 白苎:一种麻布,质地轻薄。
- 社鼓:用来庆祝社祭的鼓声。
- 野翁:乡间的老人,醉酒后回家。
典故解析:
- 社鼓:社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祭祀习俗,社鼓的声音通常意味着庆祝和丰收。
- 蕨芽:蕨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完,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展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日,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 其三》以清新的自然描写为主线,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开篇通过“红日”和“燕子”勾勒出一个明媚的春晨,阳光的光辉和飞舞的燕子相互映衬,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接着,诗人描绘了小路上的花朵和深山中的蕨菜,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富有生机的田园景象,突显了春天的繁花似锦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切感。乌纱帽和白苎衣服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乡村人们生活状态的关注和描绘。而社鼓的声音则进一步增强了整个画面的动态感,让人仿佛听到了乡村的欢声笑语,感受到人们的欢乐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渗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表达了对春天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读者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春日的温暖和宁静,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那美丽的春天之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竿红日晓辉辉:描写早晨初升的太阳,色彩鲜艳,象征着新的开始。
- 流水平芜燕子飞:描绘了宁静的水面与飞翔的燕子,展现春天的生机。
- 芳径露香花锦碎:香气四溢的花朵,露水点缀,形象生动。
- 深山云暖蕨芽肥:温暖的气候使得蕨菜生长得茂盛。
- 乌纱别制笼头帽:乌纱帽的描写显示了人们的身份和生活方式。
- 白苎新裁称体衣:新裁的衣服,表现出人们的生活富裕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社鼓冬冬桑柘外:社祭的鼓声,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 野翁扶醉蹋歌归:醉酒的乡翁,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生活情境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通过“燕子飞”赋予动物以生命,增加动感。
- 对仗:如“乌纱别制”与“白苎新裁”,增强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诗人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以及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乐观和愉悦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日:象征希望、生命的开始。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自由和欢乐。
- 芳径:自然的美好,象征人们向往的生活。
- 蕨芽:春天的代表,象征生命的蓬勃。
- 乌纱帽、白苎衣:反映了乡村的生活和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天气状况是? A. 暴雨
B. 晴天
C. 雪天 -
诗中提到的“社鼓”主要用于? A. 祭祀
B. 娱乐
C. 劳动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 A. 红日和燕子
B. 秋风和落叶
C. 冬雪和寒风
答案: 1.B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鸟鸣涧》
- 崔护《题都城南庄》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诗歌同样描写了自然与田园生活,表现出对田园的向往与热爱。
- 王维的《山居秋暝》则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恬静和宁静的心态,展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色反映人们的内心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