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八 王文正公》

时间: 2025-01-17 10:19:44

王公盛德,休休其容。

人讦我誉,荐贤为公。

智名勇能,公无可述。

致时太平,乃见公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公盛德,休休其容。
人讦我誉,荐贤为公。
智名勇能,公无可述。
致时太平,乃见公绩。

白话文翻译:

王公的德行非常高尚,令人敬仰。他的外貌和气度都给人一种安详的感觉。有人赞美我,推荐贤能之士来推举王公。王公的智慧、名声和勇气,都无可比拟。正因为有他,才能使国家太平,才得以显示出他的功绩。

注释:

  • 盛德:指高尚的品德。
  • 休休:安详、和谐,形容王公的气度。
  • :揭露、指责,此处作“赞美”解。
  • 荐贤:推荐有才能的人。
  • 智名勇能:指智慧、名声、勇气和才干。
  • 公绩:公的功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承恩,明代诗人,以其对古典诗词的传承和创新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古人的敬仰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在明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贤明统治者的赞美与向往,体现出对国家安定和社会和谐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公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德治的推崇与对良好治理的期待。诗的开头“王公盛德”便点明了主题,王公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安详的形象,成为众人心目中的楷模。随后,诗人提到有人对他赞美,并推荐贤能之士,这不仅反映了王公的德行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也表现出对贤能之士的重视,暗示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智名勇能,公无可述”一句,深入刻画了王公的多重优点,表明他在智慧、名声、勇气等方面的卓越,然而诗人却用“无可述”来表达对王公的崇敬,似乎是说这些品质已超出常人的理解。同时,诗的结尾“致时太平,乃见公绩”则将王公的功绩与国家的安定紧密相连,强调了良好领导的重要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王公盛德,休休其容:王公的品德高尚,外表和气,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
  2. 人讦我誉,荐贤为公:有人对我称赞,推荐贤良之士给王公。
  3. 智名勇能,公无可述:王公的智慧、名声和勇气,都是无可比拟的。
  4. 致时太平,乃见公绩:正因为王公的治理,使国家太平,才显现出他的功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智名勇能”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列举王公的优点,突出了他的卓越。
  • 反语:“无可述”暗含王公的德行之高,超越了常人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盛德:象征着道德和品行的崇高。
  • 太平:象征国家的安定和繁荣。
  • 贤人:象征着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体现出对智者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公被称赞的原因是什么? a) 他的外貌
    b) 他的德行
    c) 他的财富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智名勇能”是指什么? a) 王公的缺点
    b) 王公的优点
    c) 王公的家庭背景
    (答案:b)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王公的贬低
    b) 对王公的赞美
    c) 对社会的批评
    (答案:b)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解析》
  • 《王公与德治思想研究》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作品,讲述政治理想与道德。
  • 《登高》:杜甫的诗,反映对国家状况的忧虑与期盼。

诗词对比

  • 比较《王公盛德》与《登高》:两者皆关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但《王公盛德》更强调个人德行对国家的影响,而《登高》则深入探讨个体在国家动荡中的无奈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