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行(一作李益诗)》

时间: 2025-01-19 18:06:53

日暮出古城,野田何茫茫。

寒狐上孤冢,鬼火烧白杨。

昔人未为泉下客,若到此中还断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田行(一作李益诗) 于鹄 〔唐代〕 日暮出古城,野田何茫茫。 寒狐上孤冢,鬼火烧白杨。 昔人未为泉下客,若到此中还断肠。

白话文翻译: 太阳落山时走出古老的城池,野外的田野显得无边无际。 寒冷的狐狸爬上了孤独的坟墓,鬼火在白杨树上燃烧。 过去的人还没有成为地下的客人,如果来到这里还会心碎。

注释:

  • 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
  • 古城:指古老的城池或废墟。
  • 野田:野外的田野。
  • 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 寒狐:寒冷中的狐狸。
  • 孤冢:孤独的坟墓。
  • 鬼火:指夜晚在墓地等处出现的磷火,古人认为是鬼魂的火光。
  • 白杨:一种树木,常与死亡和哀悼联系在一起。
  • 泉下客:指死者,地下的人。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鹄,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田园、边塞为主,情感真挚,语言朴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日暮时分,诗人走出古城,看到野田茫茫,寒狐上孤冢,鬼火烧白杨的景象,引发了对生死、过往的深沉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诗中的“寒狐上孤冢,鬼火烧白杨”形象生动,营造出一种阴森、凄凉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最后两句“昔人未为泉下客,若到此中还断肠”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无奈和对过往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暮出古城,野田何茫茫。”:诗人描绘了一个日暮时分的场景,古城的荒凉和野田的无边无际,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2. “寒狐上孤冢,鬼火烧白杨。”:通过寒狐和鬼火的形象,加深了诗中的阴森和凄凉感,白杨树的意象也与死亡和哀悼联系在一起。
  3. “昔人未为泉下客,若到此中还断肠。”:诗人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过往的怀念,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拟人:“寒狐上孤冢”中的“上”字赋予了寒狐动作,使其显得更加生动。
  • 比喻:“鬼火烧白杨”中的“鬼火”比喻夜晚的磷火,增加了诗的神秘和恐怖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生死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通过荒凉的景象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

意象分析:

  • 日暮: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
  • 古城: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人类的过往。
  • 野田:象征着自然的广阔和人类的渺小。
  • 寒狐:象征着孤独和寒冷。
  • 孤冢:象征着死亡和遗忘。
  • 鬼火:象征着神秘和恐怖。
  • 白杨:象征着死亡和哀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鬼火”指的是什么? A. 真正的火 B. 夜晚的磷火 C. 星星
  2. 诗中的“白杨”象征着什么? A. 生命 B. 死亡 C. 希望
  3. 诗中的“断肠”形容的是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平静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同样描绘了夜晚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于鹄的《野田行》与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荒凉景象,但《野田行》更多地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而《夜上受降城闻笛》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于鹄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于鹄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