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时间: 2025-01-03 17:41: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谢公秋思渺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
贵重近臣光绮席,笑怜从事落乌纱。
萸房暗绽红珠朵,茗碗寒供白露芽。
咏碎龙山归出号,马奔流电妓奔车。
白话文翻译
谢公的秋思飘渺至天涯,穿着蜡屐登高只为观赏菊花。
尊贵的近臣使宴席光彩夺目,笑着怜惜从事官落下的乌纱帽。
茱萸的花房暗中绽放如红珠般的花朵,茶碗中寒供着白露般的嫩芽。
吟咏着龙山的诗句归来,马儿奔腾如流电,妓女们奔跑如车。
注释
- 谢公:指南朝宋的谢灵运,此处借指诗人自己或严司空。
- 蜡屐:涂有蜡的木屐,古人登山时常用。
- 绮席:华丽的宴席。
- 从事:官名,指属官。
- 萸房:茱萸的花房。
- 茗碗:茶碗。
- 白露芽:指茶叶的嫩芽。
- 咏碎龙山:指吟咏龙山的诗句。
- 归出号:归来时呼喊的口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令狐楚(766-837),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壳士,号梦得,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尤擅长律诗。此诗是他在重阳节与同僚登高宴饮时所作,表达了对秋日景色的赞美和对同僚的友情。
创作背景
此诗是令狐楚在重阳节与严司空及其他官员一同登高宴饮时的应和之作。重阳节是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诗中通过描绘登高赏菊的场景,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诗人的豪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登高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和诗人的豪情。首句“谢公秋思渺天涯”借用谢灵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沉思绪。接下来的几句通过“蜡屐登高”、“贵重近臣”、“笑怜从事”等词句,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诗人的心情。后两句“萸房暗绽红珠朵,茗碗寒供白露芽”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美景和宴会的雅致。最后两句“咏碎龙山归出号,马奔流电妓奔车”则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归途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谢公秋思渺天涯:借用谢灵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沉思绪,意境辽阔。
- 蜡屐登高为菊花:描绘了诗人登高的情景,蜡屐是古人登山的常用鞋,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
- 贵重近臣光绮席:形容宴会的华丽,近臣的光彩使宴席更加辉煌。
- 笑怜从事落乌纱:表达了诗人对同僚的关心和友爱,乌纱帽是官员的标志。
- 萸房暗绽红珠朵:细腻地描绘了茱萸花的美丽,暗绽如红珠。
- 茗碗寒供白露芽:形容茶碗中的茶叶嫩芽,如白露般清新。
- 咏碎龙山归出号:描绘了诗人吟咏龙山的诗句,归途时呼喊口号。
- 马奔流电妓奔车: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归途的壮观景象,马奔如流电,妓女们奔跑如车。
修辞手法
- 借代:如“谢公”借代诗人自己或严司空,“蜡屐”借代登山。
- 比喻:如“萸房暗绽红珠朵”将茱萸花比作红珠。
- 对仗:如“贵重近臣光绮席,笑怜从事落乌纱”中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登高的场景,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和诗人的豪情。诗中通过对秋日景色和宴会盛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菊花:重阳节的象征,代表高洁和坚韧。
- 蜡屐:古人登山的常用鞋,代表登高。
- 萸房:茱萸的花房,代表秋日的美丽。
- 茗碗:茶碗,代表宴会的雅致。
- 马奔流电:代表归途的壮观和诗人的豪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谢公”是指谁? A. 谢灵运 B. 谢安 C. 谢朓 D. 谢玄
-
“蜡屐登高为菊花”中的“蜡屐”是什么意思? A. 涂有蜡的木屐 B. 涂有蜡的鞋子 C. 涂有蜡的草鞋 D. 涂有蜡的布鞋
-
诗中的“萸房暗绽红珠朵”描绘的是什么? A. 菊花 B. 茱萸花 C. 梅花 D. 桃花
-
“咏碎龙山归出号”中的“龙山”是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个地名 C. 一个诗句 D. 一个典故
答案:1. A 2. A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令狐楚的这首诗都描绘了重阳节的情景,但王维的诗更多表达了思乡之情,而令狐楚的诗则更多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和诗人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