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游吴山次韵》

时间: 2025-01-04 08:55:11

陈迹空存事往非,却因山色认依稀。

风轻破帽何曾落,潮迅征帆却似飞。

有酒当朝陶清节,无诗空忆谢玄晖。

古今不尽登临意,醉插黄花步月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游吴山次韵》 作者: 凌云翰 〔元代〕

陈迹空存事往非,却因山色认依稀。
风轻破帽何曾落,潮迅征帆却似飞。
有酒当朝陶清节,无诗空忆谢玄晖。
古今不尽登临意,醉插黄花步月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游览吴山的感受。虽然山中的古老遗迹已经不再,但我仍依稀能辨认出曾经的情景。微风轻拂,帽子未曾掉落,潮水迅猛,帆船似乎在飞翔。清晨有酒,陶渊明的节日令人陶醉,而没有诗歌,只能空自怀念谢玄的辉煌。古往今来,登高的情趣无尽无休,醉意朦胧中,我在黄花丛中插花,醉步月下回家。

注释:

字词注释:

  • 陈迹:古老的遗迹。
  • 空存:只是在这里存在,实际意义不大。
  • 依稀:模糊不清的样子。
  • 破帽:帽子被风吹动。
  • 潮迅:潮水迅速。
  • 征帆:出航的帆船。
  • 陶清节:指陶渊明所提倡的清淡生活。
  • 谢玄晖:指东晋诗人谢灵运,因其作品而留名。

典故解析:

  • 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田园诗闻名,代表了隐逸的生活态度。
  • 谢玄: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了当时文人的风采与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凌云翰是元代的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事的思考,常用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传统上是赏菊和登高的日子,诗人通过游吴山的活动,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古人遗迹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感怀和对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陈迹空存事往非,却因山色认依稀”,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对历史的追思,虽然古迹已不复存在,但山色依旧使人回忆起往昔的情景。接下来的“风轻破帽何曾落,潮迅征帆却似飞”则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好,风与潮水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提到“有酒当朝陶清节,无诗空忆谢玄晖”,显示了他对陶渊明生活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无诗的遗憾。这种情感的交织,既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最后一句“醉插黄花步月归”,以醉酒的状态,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融入与对生活的陶醉,形成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历史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陈迹空存事往非:古老的遗迹存留下来,但往事已不可追。
  2. 却因山色认依稀:然而,还是凭借山色的变化,可以模糊地回忆起往昔。
  3. 风轻破帽何曾落:轻风吹动帽子,但帽子并未掉落。
  4. 潮迅征帆却似飞:潮水汹涌,帆船在波涛中似飞翔。
  5. 有酒当朝陶清节:早晨有酒,正值陶渊明所提倡的清淡节日。
  6. 无诗空忆谢玄晖:没有诗歌,空自怀念谢灵运的辉煌。
  7. 古今不尽登临意:古往今来,登高的情趣是无尽的。
  8. 醉插黄花步月归:醉酒之下,插上黄花,月下归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潮水的迅猛比作飞翔,生动形象。
  • 对仗:如“有酒当朝”和“无诗空忆”,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意象:黄花、月光等自然意象,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与历史的主题展开,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与感慨,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历史的追思以及对理想的向往,体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色: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历史的沉淀。
  • 潮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迁。
  • 黄花:常与重阳节相关,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考,代表诗人内心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陶清节”是指哪个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陶渊明
    • D. 白居易
  2. 诗中的“古今不尽登临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历史的无奈
    • B. 对登高的热爱
    • C. 对自然的厌倦
    • D. 对友情的怀念

答案:

  1. C. 陶渊明
  2. B. 对登高的热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人生感慨,但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而凌云翰的《九日游吴山次韵》则在自然美中融入了对历史的追思,情感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