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冬至夜侍祭》

时间: 2025-01-04 13:25:19

阴消阳长从今数。

除客归来闻好语。

月明满地紫烟生,暖人刺文添绣缕。

冷风肃肃生庭户。

桂酒光清摇燕俎。

今冬记我致严时,爆竹声中听五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冬至夜侍祭
作者: 王恽 〔元代〕

阴消阳长从今数。
除客归来闻好语。
月明满地紫烟生,
暖人刺文添绣缕。
冷风肃肃生庭户。
桂酒光清摇燕俎。
今冬记我致严时,
爆竹声中听五鼓。

白话文翻译:

从今往后,阴气渐消,阳光渐长。
告别客人归来,听到好消息。
明月照耀,满地紫烟缭绕,
温暖人心的刺绣增添了美丽的花纹。
冷风凛冽,透过庭户而来。
清香的桂花酒,在酒席上轻轻摇动。
今冬我记得那个寒冷的时节,
在爆竹声中,听到了五更的鼓声。

注释:

  • 阴消阳长:指冬至之后,阴气逐渐消退,阳光逐渐增加,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除客:指告别来访的客人。
  • 紫烟:月光照着地面,似烟雾缭绕。
  • 刺文:刺绣的图案。
  • 桂酒:用桂花酿成的酒,通常指美酒。
  • 燕俎:指酒席,古代用燕子形象的酒器。
  • 严时:寒冷的季节,指冬季。

典故解析:

此诗中的“阴消阳长”与古代天文学、阴阳哲学有关,冬至是阳气开始生发的节气,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诗中提到的“爆竹声中听五鼓”也反映了古代春节习俗,爆竹声是辞旧迎新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表现人们的生活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至之夜,诗人侍奉祭祀,借此表达对冬季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春天的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节令习俗和人们的生活情感。

诗歌鉴赏:

《玉楼春 冬至夜侍祭》通过描绘冬至夜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全诗通过对比阴阳变化,表现了自然的规律与人类生活的节奏。冬至作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诗人用“阴消阳长”点明时间的推移,暗示着新的生机即将到来。诗中提到“月明满地紫烟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意境,月光的洒落和紫烟的缭绕使得夜晚显得格外温暖,反映了人们在寒冷冬季中的情感依然温暖如春。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冬季寒冷的感慨,也有对春天到来的期待,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使这首诗在平淡中渗透出诗意的美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阴消阳长从今数。” - 说明自今冬至起,天地阴阳的变化。
  2. “除客归来闻好语。” - 表达了离别客人后,听到好消息的喜悦。
  3. “月明满地紫烟生,” - 描绘了明月照耀下的美丽景象。
  4. “暖人刺文添绣缕。” - 暗示着温暖的刺绣图案给人带来的愉悦。
  5. “冷风肃肃生庭户。” - 反映出冬天的寒冷与肃杀气息。
  6. “桂酒光清摇燕俎。” - 描述饮酒的清香与欢快的气氛。
  7. “今冬记我致严时,” - 表达了对冬季严寒的记忆。
  8. “爆竹声中听五鼓。” - 通过爆竹声与鼓声,传达出节庆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与紫烟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意境。
  • 对仗:全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阴消阳长”“冷风肃肃”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情感,使得景物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冬至这一节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春天的期待,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阴阳: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周期。
  • 月明:代表着宁静、祥和的氛围。
  • 桂酒:象征美好的时光与饮宴的欢愉。
  • 爆竹:代表着喜庆的节日气氛,辞旧迎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阴消阳长”指的是什么? A. 夏至
    B. 冬至
    C. 春分
    D. 秋分

  2. 诗中提到的“桂酒”象征什么? A. 寂寞
    B. 喜庆
    C. 不安
    D. 冷漠

  3. 诗中提到的“爆竹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欢喜
    C. 恐惧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1. 王恽《玉楼春 冬至夜侍祭》李白《静夜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王恽更侧重于节气的变化与人情,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
  2. 王恽杜甫:两位诗人在风格上略有不同,王恽的诗更显细腻温暖,杜甫则常流露历史忧患与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恽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