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送治中李公》

时间: 2025-01-20 00:32:38

天一云衣无定态,眼中时事休惊。

年来钟鼎到书生。

一麾仍出守,五马看专城。

千古金陵佳丽地,中郎素有先声。

一江春浪暮烟平。

此身眠食外,万事总虚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送治中李公
天一云衣无定态,眼中时事休惊。
年来钟鼎到书生。一麾仍出守,五马看专城。
千古金陵佳丽地,中郎素有先声。
一江春浪暮烟平。此身眠食外,万事总虚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多变的世界,提醒我们不必对眼前的时局感到惊讶。近年来,书生们逐渐掌握了权力与财富,而我依然独自驻守在这片佳地。金陵自古以来就是美丽的地方,而你,中郎,却早有声名。如今江面上春水荡漾,烟雾缭绕,浮现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对我来说,生活的琐事与名利都不过是虚幻而已。

注释

  • 天一云衣:形容天上的云彩变化多端,像是没有定形的衣服。
  • 钟鼎:指古代的权贵和富豪,象征地位和财富。
  • 五马:古代官员出行时的豪华阵仗,象征权势。
  • 金陵:指南京,历史上以其美丽和文化积淀著称。
  • 中郎:原指年轻的武官,后也用作对年轻人的尊称。
  • 虚名:指无实质的名声,与功名利禄相对。

典故解析

  • 金陵:金陵是六朝古都,历代文人墨客所向往之地,代表着文化和历史的积淀。
  • 云衣无定态:引申出人生无常,变化莫测的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字子仪,号复斋,擅长诗歌和散文。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思考,风格上融合了古人的传统与个人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王恽送别友人李公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现世浮华的冷静思考。李公即将赴任,王恽借此机会抒发自己对权势与名利的淡泊之情。

诗歌鉴赏

《临江仙 送治中李公》是一首充满哲理的送别词,王恽通过描绘云的变化与时局的无常,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的超然态度。开头的“天一云衣无定态”便是对人生和世事变幻莫测的深刻洞察,接着,诗人提到“年来钟鼎到书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书生逐渐掌握了权力,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而诗中提到的“千古金陵佳丽地”则体现了对故土的深情,金陵不仅是地理的象征,更是文化的象征。诗人对金陵的赞美,流露出对历史与传统的珍视,同时也映射出他对个人名利的淡漠,“此身眠食外,万事总虚名”更是对此态度的总结。诗的最后,江水春浪和暮烟平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表明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富有哲思的送别之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一云衣无定态:天上的云彩变化不定,象征着世事的无常。
    • 眼中时事休惊:对眼前变化的世界不必惊慌失措。
    • 年来钟鼎到书生:近年来,书生们渐渐掌握权力与财富。
    • 一麾仍出守:指挥着大军,依然驻守在此。
    • 五马看专城:豪华的出行阵仗,象征权势。
    • 千古金陵佳丽地:赞美金陵,自古以美丽著称。
    • 中郎素有先声:李公年轻有为,早有名声。
    • 一江春浪暮烟平:春天的江水与傍晚的烟雾和谐相映。
    • 此身眠食外,万事总虚名:个人生活与名声都是虚幻的。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无定形的衣服,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多为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权力与名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故乡金陵的深情怀念。

意象分析

  • 云衣:象征变化与无常。
  • 金陵:代表文化与历史的积淀。
  • 春浪暮烟:象征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一云衣无定态”中的“云衣”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衣服
    B. 天上的云
    C. 书生的装束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金陵”意指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洛阳
    答案:B

  3. “此身眠食外,万事总虚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超然物外
    C. 忧国忧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王恽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思考,但王恽更多地展现了对名利的超然,而李清照则常常流露出对爱情与往事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大全》
  • 《中国诗词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