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十一月六日,鲁泉董太守过宿高峣》
时间: 2025-01-04 08:10:58意思解释
满江红 十一月六日,鲁泉董太守过宿高峣
原文展示:
王子回船,还只是戴公无兴。试思之雪中林壑,琼辉玉映。佳客冲寒来半夜,主人扫雪开三径。便拥炉命酒炙车螯,才相称。前古事,休重咏。翻旧案,行新令。唤官奴秉烛,肉屏围定。画角吹梅天未晓,金钗剪烛人初静。更新词一曲满江红,君须听。
白话文翻译:
王子回到船上,看来戴公并没有兴致。试想在雪中的山林,洁白的雪光映照出美丽的景象。佳宾在寒冷中半夜而来,主人则扫去积雪,开辟出三条小径。于是我们围炉而坐,命令侍者端上酒,烤着车螯,正好相称。往日的事情,不必再吟咏。翻开旧案,写写新的命令。叫来仆人举烛,肉屏围住我们。画角吹响,梅花在天未亮时摇曳,金钗剪烛,刚刚静下来的人们。再写一首《满江红》,请你听。
注释:
- 王子回船:指王子(或重要人物)回到船上,暗示出行的结束。
- 戴公无兴:戴公(可能是戴宗)指的是意兴阑珊的状态。
- 琼辉玉映:形容雪景的美丽,像美玉和琼花般的光辉。
- 佳客冲寒:佳宾在寒冷中来到。
- 便拥炉命酒炙车螯:围着炉子,命人端上酒和烤好的螃蟹。
- 前古事,休重咏:古代的事情,不再细说。
- 唤官奴秉烛:叫仆人来点烛,提供光明。
- 画角吹梅:乐器声响起,梅花在寒夜中摇曳。
- 金钗剪烛人初静:金钗指女性的装饰,剪烛意味着夜深人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秋水,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辞章等。其作品风格独特,常将历史与个人情感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满江红》创作于明代,正值杨慎政治上失意之际,诗中表达了他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珍视。诗歌通过描绘雪中聚会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温暖与孤寂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满江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寒冬中一场温馨的聚会。诗的开头以王子回船引入,勾勒出场景的背景,随后通过“雪中林壑,琼辉玉映”的描写,营造出清晰而美丽的自然环境。佳客在寒夜中而来,主人热情地扫雪开路,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
围炉饮酒、炙螃蟹的细节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温情的感受。透过“便拥炉命酒炙车螯”,我们不仅看到了聚会的欢乐,更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前古事,休重咏”则是对往昔的告别,显示出一种对新生活的期待。
最后,“更新词一曲满江红,君须听”则以音乐作为结尾,将诗的情感与音乐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王子回船:设置场景,引出人物。
- 戴公无兴:表达对戴公状态的观察。
- 试思之雪中林壑:引发思考,描绘自然。
- 佳客冲寒来半夜:强调友情的珍贵。
- 主人扫雪开三径:展现主人的热情好客。
- 便拥炉命酒炙车螯:生活的细节,体现温暖。
- 前古事,休重咏:对往事的告别感叹。
- 唤官奴秉烛:生活的日常细节。
- 画角吹梅天未晓:时间的静谧与美丽。
- 金钗剪烛人初静:夜深人静,情感的凝聚。
- 更新词一曲满江红,君须听:呼唤共鸣,音乐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便拥炉命酒炙车螯”,增强韵律感。
- 比喻:如“琼辉玉映”,形象生动。
- 拟人:如“画角吹梅”,赋予事物情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友谊与温暖的聚会场景,表达了对旧友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歌颂了人际间的温情。
意象分析:
- 雪:象征洁净与纯粹,亦可代表寒冷与孤独。
- 炉火:温暖的象征,代表着人际关系的热情。
- 酒:生活的享受和团聚的象征。
- 梅:代表坚韧与美丽,尤其在寒冷中依然绽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佳客冲寒来半夜”意指什么?
- A. 温暖的聚会
- B. 寒冷的天气
- C. 忧伤的回忆
- D. 追忆往昔
-
“王子回船”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 A. 兴奋
- B. 失落
- C. 平静
- D. 激动
-
诗的结尾“君须听”暗示了什么?
- A. 期待的结束
- B. 需要的关注
- C. 生活的结束
- D. 音乐的开始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杨慎的作品均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但辛弃疾的作品更多体现豪放与壮阔,而杨慎则更注重细腻与温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杨慎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