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五 望谢公青墩故园读书处,三和前韵》
时间: 2025-01-06 09:39: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郭青墩,想魂魄犹应恋此。
敢则谓青山谢傅,将无同是。
相赏便携泉石意,自怡祗合烟霞寄。
正栖丘饮谷十年前,难忘矣。
菱角美,香芹旨。
寒月白,暮云紫。
有晓猿夜鹤,招予唯唯。
纵隔千山还可共,不知一事徒深耻。
问半生踪迹尚沉浮,无言耳。
白话文翻译:
北边的郭家青墩,想起那里的灵魂依然会对此留恋。
难道可以说青山和谢傅,并没有什么相同之处。
相聚时便携带那泉水石头的意趣,自己陶醉于烟霞的寄托。
如今仍然栖息在那饮谷的山丘上,十年前的情景难以忘怀。
菱角的美味,香芹的鲜美。
寒冷的月光是白色的,黄昏的云彩是紫色的。
清晨的猿鸣和夜晚的仙鹤,召唤着我轻声呼唤。
即使隔着千山也能相聚,却不知一件事情却令我感到深深的羞耻。
问我半生的踪迹还在沉浮,无言以对。
注释:
- 青墩: 指青墩这一地名,可能是诗人曾居住或游历的地方。
- 魂魄: 灵魂与精神,通常指对故土的思念。
- 谢傅: 指历史上的谢安,诗人用以比喻理想的境界。
- 泉石意: 指自然山水的情趣,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 菱角: 一种水生植物,果实可食,象征自然的美好。
- 香芹: 一种香味浓郁的蔬菜,代表自然的鲜美和生活的滋养。
- 晓猿夜鹤: 指自然界的动物,表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善于描写自然景色,作品多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董元恺对故乡青墩的深切怀念之时,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自然的迷恋。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诗中的“北郭青墩”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指称,更是情感寄托的所在,诗人仿佛在青墩的山水间嗅到了过去的气息。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的结合,构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理想境界。在“寒月白,暮云紫”的描绘中,寒冷的月光与黄昏的云彩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呈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而“晓猿夜鹤”的意象则进一步增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情感上,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升华为一种灵魂的共鸣,表达了对故乡深切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最后的“无言耳”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那种无可奈何的深邃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北郭青墩: 诗人首先引入了地点,表明思念之情。
- 想魂魄犹应恋此: 通过“魂魄”反映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 敢则谓青山谢傅: 将青山与历史人物联系,带有一种理想化的情感。
- 相赏便携泉石意: 表达与友人同游的乐趣,描绘自然之美。
- 正栖丘饮谷十年前: 追忆往昔,表现对过去的留恋。
- 菱角美,香芹旨: 通过自然物象传达对生活的热爱。
- 寒月白,暮云紫: 绘图的场景,增强诗的视觉效果。
- 有晓猿夜鹤: 动物意象构建宁静的自然氛围。
- 纵隔千山还可共: 表达尽管相隔遥远,情感依然相连。
- 问半生踪迹尚沉浮: 对人生经历的不安与迷惘。
-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青山谢傅”比喻理想境界。
- 对仗: 如“寒月白,暮云紫”,增强韵律感。
- 拟人: 通过“晓猿夜鹤”的描写,使自然生动。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故乡的怀念,描绘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抒发了深沉的孤独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菱角: 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滋养,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香芹: 代表着生活的鲜美,反映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寒月与暮云: 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北郭青墩”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个地方
D) 一个神话 -
诗中提到的“晓猿夜鹤”主要表现了什么? A) 人的孤独
B) 自然的和谐
C) 生活的繁忙
D) 对死亡的思考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董元恺的《满江红》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是通过月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董元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