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冯使君渡水僧障子》

时间: 2025-01-06 14:32:41

跣足拄巴藤,潺湲渡几曾。

尽权无著印,不是等闲僧。

熊耳应初到,牛头始去登。

画来偏觉好,将寄柳吴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冯使君渡水僧障子
作者:贯休 〔唐代〕

跣足拄巴藤,潺湲渡几曾。
尽权无著印,不是等闲僧。
熊耳应初到,牛头始去登。
画来偏觉好,将寄柳吴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赤脚用藤杖渡水的场景,水流潺潺,不知他渡过了多少次。和尚的权杖上没有任何印记,显得不普通,这不是一般的僧人。熊耳山可能刚到这里,而牛头山则刚刚开始登高。画得如此景象特别好,想寄给柳州的吴兴。

注释

字词注释:

  • 跣足:赤脚,形容和尚没有穿鞋。
  • :用手撑着,支撑的意思。
  • 巴藤:一种藤类植物,通常用来做杖。
  • 潺湲:形容水流声,潺潺而流。
  • 尽权无著印:权杖上没有任何标志,表示身份不显。
  • 熊耳、牛头:指山名,可能是当地的名胜。

典故解析:

  • 熊耳山、牛头山:这两座山在中国文学中常被提及,象征着高远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可能暗示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及对高人境界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年-912年),唐代诗人,性情洒脱,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他的诗作多描绘僧侣生活,反映出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士人对自然的探索和反思时期。贯休作为诗人,可能是在一次渡水的经历中,感受到和尚的生活和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灵感,创作了此诗。

诗歌鉴赏

贯休的《上冯使君渡水僧障子》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和尚在水边渡过的情景。诗的开头用“跣足拄巴藤”描绘和尚赤脚走在水边,手中拄着藤杖,给人一种淡泊宁静的感觉。紧接着“潺湲渡几曾”,水流潺潺,似乎在诉说着和尚的悠然自得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尽权无著印”一句,表现了和尚的身份并不依靠外在的标志,而是内心的修为。这里的“无著印”不仅指物质的无执,更反映了对世俗纷争的超脱。接下来的“熊耳应初到,牛头始去登”则通过山名引入更高的境界,暗示着和尚的修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不断攀登、探索。

最后的两句“画来偏觉好,将寄柳吴兴”,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升华,通过画作的形式,将这一美好瞬间寄予友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贯休对自然、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跣足拄巴藤:和尚赤脚走在水边,手中拄着藤杖,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
  2. 潺湲渡几曾:水流声潺潺,暗示和尚在此渡水的经历丰富。
  3. 尽权无著印:和尚的权杖没有任何标记,象征他不求名利。
  4. 不是等闲僧:强调和尚的非凡之处,表明其修行的深度。
  5. 熊耳应初到:提到熊耳山,可能是刚到此地的旅程,暗指修行的起点。
  6. 牛头始去登:牛头山,象征着修行的更高境界,暗示和尚的追求。
  7. 画来偏觉好:通过画作来表达对美的认同。
  8. 将寄柳吴兴:寄托情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熊耳应初到,牛头始去登”,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和尚的经历与自然景观结合,提升了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高人境界的追求。通过和尚的形象,贯休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思想,体现了道教和佛教思想的融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跣足:象征纯洁与无欲。
  • 巴藤:代表自然与朴素的生活方式。
  • 潺湲:暗示生命的流动与时光的流逝。
  • 熊耳、牛头:象征高远的追求与探索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和尚用什么工具渡水?

    • A. 拐杖
    • B. 巴藤
    • C. 竹竿
    • D. 绳索
  2. “尽权无著印”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追求名利
    • B. 不求身份的标志
    • C. 需要外在的认可
    • D. 生活贫困
  3. 熊耳和牛头分别象征什么?

    • A. 旅行的疲惫
    • B. 修行的起点与高峰
    • C. 生活的繁忙
    • D. 朋友的相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贯休的《上冯使君渡水僧障子》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但王维的诗更强调孤独与宁静,而贯休则通过和尚的形象表现出一种超脱的修行态度,反映出两位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3.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