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集。宫槐陌》

时间: 2025-01-06 07:51:31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白话文翻译:

在曲折的小路上,宫槐树荫浓密,幽静的地方生长着绿苔。
开门只见有人在打扫,心里却害怕有山中的僧人前来。

注释:

  • 仄径:指曲折的小道。
  • :树荫。
  • 幽阴:幽静的阴影,形容环境宁静。
  • 绿苔:生长在地面上的绿色苔藓,常见于阴湿的地方。
  • 应门:开门迎接。
  • :打扫,清扫。
  • :害怕。
  • 山僧:指住在山中的僧人,通常是隐居的修行者。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山僧”一词常常与隐逸、修行的生活方式相关,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人生活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溪,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及音乐家。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情趣,常与道教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山水诗风格。

创作背景:

《辋川集》是王维在辋川居住时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隐居生活的体验。此诗写于他隐居于辋川时,描绘了清幽的环境和内心的宁静,也流露出对山僧的敬畏与不安。

诗歌鉴赏:

王维的《宫槐陌》以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的开头“仄径荫宫槐”,通过“仄径”与“荫”的搭配,营造出一种幽静、曲折且富有生机的环境。宫槐树的阴影下,绿苔的生长更是为诗增添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

接下来的“应门但迎扫”,则将视角转向了生活的细节,表达出一种淡淡的日常生活气息。这种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形成了鲜明对比,仿佛暗示着诗人在追求宁静生活的同时,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某种恐惧。这种恐惧在“畏有山僧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山僧的到来象征着打破宁静,带来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

整首诗虽然短小,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王维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仄径荫宫槐:描述了小路曲折,宫槐树荫浓,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2. 幽阴多绿苔:进一步描绘了幽静之处生长的绿苔,增强了环境的静谧感。
  3. 应门但迎扫:开门时只见到扫地的人,暗示生活的单调与平静。
  4. 畏有山僧来:对山僧的到来心存畏惧,表现出对外界干扰的担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仄径”与“幽阴”、“应门”与“迎扫”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宫槐”、“绿苔”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暗喻:山僧象征外界干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维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外在世界干扰的恐惧,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对平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宫槐:象征着安静的生活环境,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情感。
  • 绿苔:代表了生命的韧性与自然的美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
  • 山僧:象征着内心的冲突与不安,代表着对外界干扰的恐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树木是什么?

    • A. 松树
    • B. 竹子
    • C. 宫槐
    • D. 柳树
  2. 填空题:诗中“应门但迎扫”,指的是( )的日常生活。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山僧的敬畏。(对/错)

答案:

  1. C. 宫槐
  2. 日常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鹿柴》——王维

诗词对比:

  • 王维与李白的山水诗:王维的诗多表现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而李白则更注重豪放与奔放的情感。两者在山水诗的表现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王维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