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太乙观贾生房》
时间: 2025-01-17 09:36: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太乙观贾生房
作者: 王维
昔余栖遁日,之子烟霞邻。
共携松叶酒,俱篸竹皮巾。
攀林遍岩洞,采药无冬春。
谬以道门子,征为骖御臣。
常恐丹液就,先我紫阳宾。
夭促万涂尽,哀伤百虑新。
迹峻不容俗,才多反累真。
泣对双泉水,还山无主人。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这个隐居的地方栖息,与你相邻的是烟霞缭绕的山峦。我们一起携带松叶酿的酒,皆用竹皮做的巾子。攀爬森林,遍游岩洞,采集药材无论冬春。误以为我是道门的弟子,竟然被征召为骖御的臣子。常常担心灵丹妙药会让我提前成为紫阳的宾客。人生短促,万事都将消逝,新的忧伤也随之而来。我的足迹高峻,不容于世俗,才华多了反而成了负担。面对双泉水我泪流满面,归山后却无主人。
注释:
- 栖遁:隐居、避世。
- 之子:你(指友人)。
- 烟霞:山间的云雾。
- 携:携带。
- 松叶酒:用松叶酿造的酒。
- 篸:用竹子编制。
- 道门:道教的门派。
- 骖御臣:古代对车马的称谓,指参与朝廷的官员。
- 丹液:指炼制的丹药。
- 紫阳:道教中的一位神仙,寓意长生。
- 夭促:短暂的生命。
- 迹峻:高远的足迹。
- 百虑:多种忧虑。
- 双泉水:可能指双泉寺的泉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维(701-761),字摩诘,号辋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同时也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维隐居时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王维的《过太乙观贾生房》是一首表现隐逸情怀的古诗,通过描绘一个隐士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权利的抵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以“昔余栖遁日”开篇,直接引入了隐居的主题,随即描绘与友人共饮松叶酒的悠然情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美。接下来的句子通过“谬以道门子,征为骖御臣”引入了对世俗官场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被迫卷入官场的无奈与不满。
整首诗最后以“泣对双泉水,还山无主人”收尾,构建了一个孤独而又渴望归隐的形象,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然的依恋。王维的诗在意象运用上,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中不仅有美的自然描绘,更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真我的追求,展现了王维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余栖遁日”:我曾经隐居在日光下,指代过去的美好时光。
- “之子烟霞邻”:你是与我相邻的烟雾缭绕的朋友。
- “共携松叶酒”:我们一起携带松叶酿的酒,表现出友谊的温暖与共享的快乐。
- “俱篸竹皮巾”:都用竹皮做的巾子,细节描绘生活的简朴。
- “攀林遍岩洞”:攀登树林,走遍岩洞,展现对自然的探索。
- “采药无冬春”:采集药材,没有季节之分,显示生活的悠然。
- “谬以道门子”:错以为我是一位道门的弟子。
- “征为骖御臣”:被征召为车马的臣子,表达对官场的无奈。
- “常恐丹液就”:常常担心灵丹妙药会让我早逝。
- “先我紫阳宾”:在我之前成为紫阳的宾客,隐含对长生的期望与惶恐。
- “夭促万涂尽”:人生短促,万事皆将消逝。
- “哀伤百虑新”:新的忧伤随之而来,表现内心的复杂情感。
- “迹峻不容俗”:我的足迹高远,不容于世俗。
- “才多反累真”:才华多了反而成为负担,讽刺世俗对才华的误解。
- “泣对双泉水”:面对双泉水我泪流满面,表现出对归隐的渴望与无奈。
- “还山无主人”:归山后却无主人,传达孤独感与对自由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隐喻道门子,暗示诗人对道教的向往。
- 对仗:整首诗行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对生命短促的描绘,夸大了生命的脆弱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真我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霞: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世外桃源的感觉。
- 松叶酒:代表自然纯粹的生活,隐喻着隐士的简朴生活。
- 双泉水:象征着清澈的内心与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 紫阳:指代道教中理想的长生境界,反映了诗人对超脱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维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官场生活
- B. 隐逸生活
- C. 战争
- D. 爱情
-
“夭促万涂尽”中的“夭促”指的是什么?
- A. 生命短暂
- B. 生活繁忙
- C. 自然美丽
- D. 友情深厚
-
“泣对双泉水,还山无主人”的意思是?
- A. 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 B. 对友人的怀念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官场的厌倦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与李白:王维的诗更注重隐逸与自然的结合,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个体的表现,二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王维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