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史
作者: 李峤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马记天官设,班图地里新。
善谈方亹亹,青简见彬彬。
方朔初闻汉,荆轲昔向秦。
正辞堪载笔,终冀作良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历史学者的理想与追求。开头提到马记的天官图,暗示了历史的重视与研究;接着提到班图(地形图)的新颖,表明对地理的关注。作者善于言辞,文笔流畅,引用了历史人物方朔和荆轲,表达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与感慨。最后,作者希望以自己的文章和言辞,成为一位有作为的良臣。
注释:
- 马记:古代著作,可能指《太史公自序》。
- 天官:指天文或者星象的学问。
- 班图:指地图或地形图。
- 方亹亹:形容人聪明能言。
- 青简:古代书简,象征文采。
- 方朔:汉代人,因言辞犀利而著称。
- 荆轲:著名的刺客,历史上以勇敢著称。
- 良臣:指能够辅佐君主的贤良之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峤,字梦阮,号青溪,唐代诗人,曾任官职,擅长诗文,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及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的一个历史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热爱及对理想官员的期待,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以及对自身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李峤的这首《史》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的提及,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开篇提到的“马记天官设”让人联想到史书的编纂与历史的研究,诗人以此为起点,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接下来的“善谈方亹亹,青简见彬彬”则展示了诗人自身的文才与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历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录,更是对未来的启示。方朔与荆轲的引用,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责任,激励着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追求进步与理想。结尾的“终冀作良臣”更是将个人的理想与历史的使命相结合,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马记天官设:提到历史的研究和编纂,暗示了对历史的重视。
- 班图地里新:强调新的地理知识,象征着对新事物的接受。
- 善谈方亹亹:表现出诗人的才华与口才。
- 青简见彬彬:强调文采与修养的提升。
- 方朔初闻汉:以方朔为例,反映对历史的探索与思考。
- 荆轲昔向秦:提到历史的勇气与责任。
- 正辞堪载笔:表达出对历史的认真与负责。
- 终冀作良臣:表明了个人的理想与志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善谈方亹亹,青简见彬彬”,形成了和谐美的音韵。
- 典故:运用了方朔与荆轲的历史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与内涵。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历史的热爱与个人理想的追求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作为良臣的渴望,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记:象征历史的记载与传承。
- 天官:代表天文与命理,体现人对宇宙的探索。
- 方朔、荆轲:象征历史的勇气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马记”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马
- B. 古代史书
- C. 地理书
- D. 一位诗人
-
“青简见彬彬”中的“青简”指的是什么?
- A. 书法
- B. 诗歌
- C. 书简
- D. 画作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李峤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理想的追求,但李峤更偏向于对历史人物的崇敬,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的困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