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日荆州作》
时间: 2025-01-19 22:01: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阳日荆州作
作者: 吴融 〔唐代〕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情感与思考。万里之外的荒凉让我感到无比悲伤,在这个高秋的日子里,我无意中四处瞭望,心情愈发彷徨。虽然美酒已经凉透,但我依然无法拒绝醉意,黄菊花因天气变暖而迟迟未开。国家动荡不安,我无法回到上国,老朋友又在何处,像鸿雁一样远去。面对时局和感慨,我感到无奈,不等到夕阳西下,我便要离开楚地。
注释:
- 万里投荒:指远离故乡,身处荒凉之地。
- 浊醪:浊酒,用于形容酒的味道浓烈。
- 黄菊:指菊花,象征重阳节的传统。
- 上国:指中央政权,常指长安或京城。
- 塞鸿:指归来的鸿雁,常用来象征友人或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融,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秋冬景色和人生感悟。其诗情真意切,常有感时伤怀之作。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重阳节,诗人身处荆州,因国家动荡而感到忧伤。在重阳节这个传统佳节,诗人虽身处异乡,却思念故国与老友,情感愈发深沉。
诗歌鉴赏:
《重阳日荆州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孤独与无奈。诗中“万里投荒已自哀”开篇就揭示了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随着季节的变迁,诗人看着秋高气爽的景象,心中却充满了失落与彷徨。浊醪与黄菊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酒虽冷却难以拒绝,菊花虽因气候未开却更显得珍贵。接下来的句子,诗人对动荡的国家与远方的友人感到无力与惋惜,生离死别的感触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最后一句“不待残阳下楚台”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无奈与期待,仿佛在说即使夕阳微落,我也要继续前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人们在动荡岁月中对家国和友情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投荒已自哀:描绘了远离家乡的悲伤。
- 高秋寓目更徘徊:写在深秋时节的徘徊与思索。
- 浊醪任冷难辞醉:即使酒凉,仍沉醉于此。
- 黄菊因暄却未开:描绘菊花未开的情境,象征着未竟之事。
- 上国莫归戎马乱:因乱世无法回归故乡。
- 故人何在塞鸿来:思念已远的朋友。
- 惊时感事俱无奈:对时局的感慨与无奈。
- 不待残阳下楚台:表达即将离去的心情。
修辞手法:
- 对比:浊酒与黄菊形成对比,突出时光的流逝与离愁。
- 意象:如“黄菊”、“残阳”、“塞鸿”都是情感的象征,营造出一种孤独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离愁与对故国的思念,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 黄菊:象征重阳节与生命的坚韧。
- 浊醪:代表生活的苦涩与人性的脆弱。
- 塞鸿:象征着远方的友人,寄托了作者对友情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里投荒”指的是:
- A. 回乡的旅途
- B. 远离故乡的悲伤
- C. 旅行的乐趣
-
“黄菊因暄却未开”中,黄菊象征着:
- A. 时光的流逝
- B. 生命的坚韧
- C. 友情的珍贵
-
诗人对故人的思念是通过什么意象表现的?
- A. 残阳
- B. 塞鸿
- C. 浊醪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与吴融同样以忧国忧民为主题,但杜甫更多表现出对国家沉痛的关切,而吴融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