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得山字)》

时间: 2025-01-14 01:18:01

追饯同舟日,伤春一水间。

飘零为客久,衰老羡君还。

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

天涯故人少,更益鬓毛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得山字)
作者: 杜甫

追饯同舟日,
伤春一水间。
飘零为客久,
衰老羡君还。
花远重重树,
云轻处处山。
天涯故人少,
更益鬓毛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送别同舟的日子,令人伤感的是在这水间不禁感慨春天的流逝。作为客人已漂泊很久,年老的我更加羡慕你能归京。花朵远在重重叠叠的树木之间,轻云飘荡在处处山峰上。天涯故人少,愈加显得我的鬓发斑白。


注释:

字词注释:

  • 追饯:送别,送行。
  • 同舟:同船,指与朋友一起旅行。
  • 伤春:伤感春天的流逝。
  • 飘零:漂泊,散落。
  • 羡君还:羡慕你能返回。
  • 重重树:层层叠叠的树木。
  • 云轻:轻盈的云朵。
  •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
  • 鬓毛斑:鬓发变白。

典故解析:

  • 天涯故人少: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反映出人到中年,朋友少,伴随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的动荡、民生的苦难,具有深刻的历史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人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惋惜,同时也感叹自己年老而无力回天,表现了对人生无常和友谊珍贵的思考。


诗歌鉴赏:

《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杜甫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和对自身老去的感慨。诗的开头“追饯同舟日,伤春一水间”,通过“追饯”和“伤春”的对比,深刻描绘了友人离别的情景,诗人虽在送别中却感受到春天的流逝,显示出一种对时间过快的无奈。

接下来的“飘零为客久,衰老羡君还”展现了诗人作为久居他乡的游子,心中对归家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感慨。杜甫在诗中通过“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的自然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仿佛是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与感伤。

最后两句“天涯故人少,更益鬓毛斑”则是对人生孤独的深刻反思,表明年岁渐长,故人稀少,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愈加显露。整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诗人对人生、友谊的思考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追饯同舟日:送别的日子,表达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惋惜。
  2. 伤春一水间:在这水间,感叹春天的流逝。
  3. 飘零为客久:作为漂泊的客人,时间已久。
  4. 衰老羡君还:年老的我羡慕你能归家。
  5. 花远重重树:花朵在层层树木之间显得遥远。
  6. 云轻处处山:轻云在四处的山间飘荡,营造出一种平静的自然景象。
  7. 天涯故人少:遥远的地方,朋友越来越少,感到孤独。
  8. 更益鬓毛斑:岁月的流逝,鬓发愈加斑白,体现出时光的无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友人归京比作春天的归来,暗喻生命的轮回与珍贵。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和自身日渐衰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友情珍贵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代表着年轻、美好和生命的绽放。
  • :象征着轻盈与自由,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动。
  • :作为背景,传达出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答案:B

  2. “追饯同舟日”中的“追饯”是什么意思?
    A. 追逐
    B. 送别
    C. 拥抱
    答案:B

  3. 诗中提到“天涯故人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 李白的《送友人》:表达了对朋友远行的祝福与惆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与李白的《送友人》,虽然都是送别诗,但杜甫更注重对时间流逝和自身老去的感慨,而李白则多表现出豪情与祝福的心态,展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杜甫诗全集》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4. 《杜甫的诗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