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雪坡钱塘见寄》

时间: 2024-12-29 19:18:04

经旬不见谢宣城,小楷乌丝寄远情。

黄篾楼高春梦破,绿罗衣薄暮寒生。

鹤临沙渚鸥俱浴,花落江泥燕与争。

亦欲雨蓑摇短楫,西湖新水荡空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经旬不见谢宣城,小楷乌丝寄远情。黄篾楼高春梦破,绿罗衣薄暮寒生。鹤临沙渚鸥俱浴,花落江泥燕与争。亦欲雨蓑摇短楫,西湖新水荡空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已经好久没有见到谢宣城了,写下的小字和黑色的丝带寄托了我远方的情感。黄竹编成的楼阁高耸入云,春天的美梦在这里破灭;薄薄的绿罗衣在傍晚时分带来了寒意。白鹤在沙滩上栖息,海鸥们在水中嬉戏,花瓣落在江泥上,燕子们在争着飞舞。我也想穿上雨蓑,摇动短桨,顺着西湖的新水荡漾,欣赏那空明的景色。

注释:

  • 谢宣城:指谢雪坡,明代诗人,诗中提到的朋友。
  • 小楷:书法的一种,行文细腻。
  • 黄篾:用黄竹编制的物品,象征春日的温暖。
  • 绿罗衣:轻薄的衣服,表现出寒冷的气候。
  • 鹤、鸥:水鸟,象征自然的和谐。
  • 雨蓑:用以遮雨的衣物,表示诗人的生活态度。
  • 西湖新水:指西湖的水景,代表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约1480—?),字士奇,号澄江,明代诗人,晚明文人。他的诗风受到前代诗人的影响,兼具清丽和深沉,擅长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谢雪坡久别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西湖美景的向往。明代时期,文人之间的交往常通过书信和诗歌来寄托情感。

诗歌鉴赏:

《和谢雪坡钱塘见寄》是一首抒发思乡和友情的诗,诗人在对友人的思念中,融入了对西湖自然景色的描绘,形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开头两句,诗人以“经旬不见”表达了对谢雪坡的思念,随即提到小楷和乌丝,表明了他用书信寄情的方式,传达了情感的细腻与深沉。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黄篾楼的高耸和春梦的破灭,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失落感。绿罗衣的寒意,暗示着季节的变迁与个人情绪的低落。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最后几句描绘了西湖的生动场景,白鹤和海鸥的嬉戏,花落与燕争,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想要穿上雨蓑,摇动短桨,表现出一种渴望与向往,表明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共游的期待。整首诗在情感和景物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经旬不见谢宣城:经历了十天没有见到谢雪坡,开篇直接表达思念之情。
  2. 小楷乌丝寄远情:写信用的小字和黑丝带寄托了远方的情感,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交流。
  3. 黄篾楼高春梦破:描绘高耸的竹楼,暗示春天的美好梦境已破灭,表现失落感。
  4. 绿罗衣薄暮寒生:薄衣在傍晚带来的寒意,暗示季节的转换及内心的孤寂。
  5. 鹤临沙渚鸥俱浴:白鹤与海鸥共浴,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6. 花落江泥燕与争:花瓣落入江泥,燕子争飞,象征着生与死、繁华与凋零。
  7. 亦欲雨蓑摇短楫:表达诗人渴望与友人共游的心情。
  8. 西湖新水荡空明:西湖的新水在阳光下流淌,象征着希望和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鹤临沙渚,鸥俱浴”等对称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春梦的破灭,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拟人:花落与燕争,赋予了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希望,形成一种悲喜交织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篾楼: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美好。
  • 绿罗衣:代表寒冷的季节与孤独的心情。
  • 鹤和鸥: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 西湖新水:象征清新、美好与生命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谢宣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谢雪坡
    d) 白居易

  2. 诗中“绿罗衣”所带来的是什么感觉? a) 温暖
    b) 疲惫
    c) 寒冷
    d) 欢乐

  3.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失望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生活的厌倦
    d) 对过往的怀念

答案: 1.c,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江南春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思乡情感,但更为直接与浓烈;而杨基的诗则更具自然意境与细腻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 《杨基诗文选》

这些书籍提供了对明代诗人及其作品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杨基及其诗作的背景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