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薛奉礼见赠之作》

时间: 2025-01-16 22:51:15

栖栖沧海一耕人,诏遣江边作使君。

山顶雨馀青到地,

涛头风起白连云。

诗成客见书墙和,药熟僧来就鼎分。

珍重来章相借分,芳名未识已曾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薛奉礼见赠之作
作者: 姚合 〔唐代〕

栖栖沧海一耕人,
诏遣江边作使君。
山顶雨馀青到地,
涛头风起白连云。
诗成客见书墙和,
药熟僧来就鼎分。
珍重来章相借分,
芳名未识已曾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薛奉礼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描绘了一位耕作者在大海边栖息的情景,随后被召去当江边的官员。雨过天晴,山顶的青色映入眼帘,海浪翻腾,白云在风中飘荡。朋友来访时,看到诗的成品,仿佛是对诗歌的赞赏;而僧人也带着熟药来分赠。诗人珍视友人所赠的诗章,虽然对方的名声尚未熟悉,却早已在心中有所听闻。

注释:

字词注释:

  • 栖栖:形容悠闲自在的样子。
  • 沧海:指大海,常用来比喻广阔的环境。
  • 诏遣:受命派遣。
  • 使君:古代对地方官员的称谓。
  • 山顶雨馀:指雨后山顶的景象。
  • 涛头:海浪的最上面部分。
  • 书墙和:形容诗成时的欣喜,墙上写满了诗句。
  • 药熟:指药材成熟。
  • 鼎分:古代指分享美食或药物。
  • 珍重:珍惜、重视。
  • 芳名:美好的名声。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使君”与“耕人”,反映了文人对仕途的思考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常见于唐诗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唐代诗人,字仲明,生于公元835年,卒年不详。姚合曾任职于地方,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表达个人情感与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姚合被任命为江边官员之际,朋友薛奉礼赠诗以示祝贺。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酬薛奉礼见赠之作》是一首典型的唐诗,展现了姚合对友谊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以“栖栖沧海一耕人”引入,描绘了一个耕作者在海边安静生活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着“诏遣江边作使君”转折出仕途的召唤,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生活的割舍与对现实的无奈。

山顶的景象描绘得细腻而生动,雨后青色的山与翻腾的海浪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澎湃。随后,诗人提到朋友来访,表达了对友人赞赏的欣喜心情,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诗人对友人好意的感激与珍重,表明了他对友谊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名声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象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构建出一种和谐的天地人关系,令人感受到唐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栖栖沧海一耕人:描述一位耕作者在海边的闲适生活。
  • 诏遣江边作使君:表明诗人被任命为江边的官员,暗含对仕途的感慨。
  • 山顶雨馀青到地:雨后青色的山,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美好。
  • 涛头风起白连云:海浪与白云的描写,展现了海的壮阔与变化。
  • 诗成客见书墙和:朋友见到诗作,表达了对诗的赞美。
  • 药熟僧来就鼎分:僧人带来熟药,象征着友情的分享。
  • 珍重来章相借分:诗人珍惜友人赠予的诗章。
  • 芳名未识已曾闻:虽然未曾相识,但早已听闻其名,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敬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耕人”比喻诗人的生活态度。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山顶”、“涛头”等,营造出丰富的自然景象,增添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象与深厚的友谊,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人际关系与自然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海:象征广阔的生活与心境。
  • 山顶:代表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白云:象征自由与轻松。
  • 友人: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栖栖”意为?

    • A. 休息
    • B. 悠闲自在
    • C. 忙碌
    • D. 独自
  2. “诏遣”指的是?

    • A. 受命派遣
    • B. 自愿离去
    • C. 忍辱负重
    • D. 隐退
  3. 该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爱情
    • B. 友谊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仕途的感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姚合与白居易的作品都体现了对友谊的重视,但姚合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而白居易则多描写人情冷暖与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