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一日寄京中诸友》

时间: 2025-01-21 10:28:40

紫禁寒多未见花,万年枝上散啼鸦。

楼衔内制螭头出,殿转宫车雉尾斜。

宝鼎昼薰香篆合,画屏春簇漏声赊。

笙歌犹自迎王母,青鸟蟠桃共岁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立春后一日寄京中诸友
作者:王讴 〔明代〕

紫禁寒多未见花,
万年枝上散啼鸦。
楼衔内制螭头出,
殿转宫车雉尾斜。
宝鼎昼薰香篆合,
画屏春簇漏声赊。
笙歌犹自迎王母,
青鸟蟠桃共岁华。


白话文翻译

春天刚刚过去,京城周围还是寒气逼人,尚未见到花朵的踪影。树枝上,乌鸦在啼叫,似乎在催促春天的到来。宫楼上,装饰着螭头的楼阙依然巍峨,殿堂中,宫车的雉尾斜斜地摆动。宝鼎在阳光下散发着香气,香篆的气息与春日的阳光交融在一起。画屏上春意盎然,漏壶的水声缓缓流淌。乐声依旧在欢迎王母,青鸟衔着蟠桃,与春天的美好共舞。


注释

字词注释

  • 紫禁:指紫禁城,即明清两代的皇宫。
  • 螭头:一种龙头装饰,多用于宫殿建筑。
  • 宫车:指皇帝的车辇。
  • 雉尾:指雉鸡的尾羽,象征华美。
  • 宝鼎:用来焚香的鼎,象征香气和祭祀。
  • 漏声:漏壶滴水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 王母:指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常与长生不老的桃子相关。

典故解析

  • 王母:在古代传说中,王母是掌管长生不老的女神,常用蟠桃来象征长寿和美好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讴,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擅长诗词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立春之后,反映了春天来临之际的寒冷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春天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作为背景,描绘了立春后京城的景象。开头两句“紫禁寒多未见花,万年枝上散啼鸦”生动地描绘了寒冷的天气以及未见春花的失落感,暗示春天的迟到。紧接着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宫殿景物的细致刻画,展示出皇家气派与春天的对比,尤其是“宝鼎昼薰香篆合,画屏春簇漏声赊”这一联,既表现了春天的气息,也渗透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渴望。

最后两句“笙歌犹自迎王母,青鸟蟠桃共岁华”则引入神话传说,使整首诗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游走。王母的到来象征着美好与丰收,青鸟与蟠桃的意象更是将诗歌的意境推向了顶峰,表露了诗人对于春天和友谊的美好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紫禁寒多未见花:描绘京城春寒料峭,花未见开放的萧瑟景象。
  2. 万年枝上散啼鸦:在万年老树上,乌鸦啼叫,增添了一丝凄凉气氛。
  3. 楼衔内制螭头出:宫殿楼阙装饰着螭头,象征着皇权的威严。
  4. 殿转宫车雉尾斜:宫殿内宫车的雉尾斜斜,展现出华丽的场景。
  5. 宝鼎昼薰香篆合:白天香鼎中焚香,香气与春日交融。
  6. 画屏春簇漏声赊:画屏上春意盎然,漏壶的水声缓缓流淌。
  7. 笙歌犹自迎王母:乐声依然在迎接王母的到来。
  8. 青鸟蟠桃共岁华:青鸟衔着蟠桃,象征着美好年华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鸟蟠桃”,暗示着长生与美好。
  • 对仗:上下句之间有明显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融入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禁:象征权威与历史。
  • 啼鸦:象征春天的迟到与失落。
  • 香篆:象征春天的气息与生活的美好。
  • 青鸟:象征幸福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禁”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的皇宫
    B) 乡村
    C) 山林

  2. “笙歌犹自迎王母”中的“王母”是指什么?
    A) 一位女神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母亲

  3. 诗中用“青鸟蟠桃”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寿与幸福
    C) 战争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表现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美。

诗词对比
与王诗相比,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春天,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复苏,而王讴则结合了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讴诗文集》

以上为《立春后一日寄京中诸友》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