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吾多张公子,别酌酣高堂。
听歌舞银烛,把酒轻罗裳。
横笛弄秋月,琵琶弹陌桑。
龙泉解锦带,为尔倾千觞。
白话文翻译:
我与张公子相交甚厚,今夜在高堂上欢聚一别。
听着歌声伴舞,银烛摇曳,把酒轻轻地斟满在轻薄的衣裳上。
横笛在秋月下悠扬,琵琶在桑树旁弹奏着乐曲。
我解下龙泉剑的锦带,为你倾注千杯美酒。
注释:
- 张公子:指张五,李白的朋友,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 别酌:分别时饮酒。
- 高堂:指高高的厅堂,寓意华丽的环境。
- 银烛:用银制成的蜡烛,象征富贵与美好。
- 轻罗裳:轻薄的衣服,形容宴会的轻松气氛。
- 横笛:一种乐器,象征高雅的音乐。
- 琵琶:又称为“琵琶”,是传统的弹拨乐器。
- 龙泉解锦带:解开剑上的锦带,表示豪情万丈,要为朋友倾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其诗风豪放,作品多描绘自然、抒发个人情感,融入了道教思想,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白与朋友张五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惜别之情。诗中描绘了送别时的欢快场景,虽有离愁,但更显友谊的深厚。
诗歌鉴赏:
《夜别张五》是一首充满友谊和惜别之情的诗作,展现了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诗的开头用“吾多张公子”开篇,直接表明了与张五的亲近关系,接着描绘了他们在高堂上欢聚的场景,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诗中采用了多个生动的意象,如“银烛”、“轻罗裳”等,渲染了宴会的热闹与欢快,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而后半部分,通过悠扬的乐器声和饮酒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最后一句“为尔倾千觞”更是直接表达了李白愿意为朋友倾尽所有的情谊,深情而又豪放。整首诗在字句之间流露出浓厚的友谊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多张公子:我与张公子关系密切。
- 别酌酣高堂:在高堂上欢聚,饮酒作别。
- 听歌舞银烛:伴随着歌声与舞蹈,银烛闪烁。
- 把酒轻罗裳:斟酒时轻薄衣裳飘动。
- 横笛弄秋月:横笛奏响,映衬着秋月。
- 琵琶弹陌桑:琵琶声在桑树旁回荡。
- 龙泉解锦带:解开龙泉剑的锦带。
- 为尔倾千觞:为你倾注千杯美酒。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听歌舞银烛”“横笛弄秋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银烛、龙泉剑等意象,增强了诗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友情与惜别展开,表达了李白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烛:象征富贵、温暖。
- 轻罗裳:象征轻松、愉快的气氛。
- 横笛、琵琶:象征高雅的艺术气息,营造出美好的夜晚氛围。
- 龙泉:象征武器与豪情,李白的豪放个性在此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张公子”指的是谁?
- A. 李白的朋友
- B. 皇帝
- C. 诗人自己
- D. 餐馆老板
- 答案:A
-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是在什么地方?
- A. 山顶
- B. 高堂
- C. 河边
- D. 森林
- 答案:B
-
“为尔倾千觞”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友情
- C. 忧愁
- D. 喜悦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长恨歌》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别张五》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现了对朋友的深厚情感,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与洒脱,而杜甫则带有更多的思乡与忧愁之情。两者虽同为友情,却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