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
寒山饶积翠,秀色连州城。
目送楚云尽,心悲胡雁声。
相思不可见,回首故人情。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我登上高楼眺望,树木凋零,江水清澈。
寒山上积满了翠绿的树木,秀丽的景色映衬着州城。
我目送楚地的云彩渐渐消失,心中伴随着胡雁的悲鸣。
相思之情无法见面,回首往事勾起对故人的思念。
注释:
- 晚登高楼望: 在傍晚时分登上高楼远望。
- 木落双江清: 树木凋零,双江的水显得清澈。
- 寒山饶积翠: 寒冷的山上积满了绿色的植物。
- 秀色连州城: 美丽的景色与州城相连。
- 目送楚云尽: 目送来自楚地的云彩逐渐消散。
- 心悲胡雁声: 心中感到悲伤,听到胡雁的叫声。
- 相思不可见: 思念的人无法相见。
- 回首故人情: 回首往事,勾起对故人的情感。
典故解析:
- 楚云: 指的是楚地的云彩,楚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域,常用来代表南方。
- 胡雁: 指的是从北方飞来的雁,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擅长吟咏山水、抒发胸怀,作品广泛流传。
创作背景:
《寄当涂赵少府炎》创作于李白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正值晚秋,树木凋零,寒山满翠,意象深刻,情感动人。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晚登高楼望”开篇,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透过秋天的凋零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诗人在高楼上俯瞰,双江水清澈,天边的云彩逐渐消散,显得格外清冷。寒山的绿色与州城的秀美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提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
接下来的“目送楚云尽,心悲胡雁声”,通过目送云彩消失与胡雁的悲鸣,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念。胡雁声的悲鸣仿佛在呼应着他对故人的思念,情感愈发浓烈。
最后两句“相思不可见,回首故人情”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奈。相思的痛苦,既有见面时的欢愉,也有分别时的伤感,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李白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具有悠长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晚登高楼望: 描绘了一个傍晚时分,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景,营造了孤独的氛围。
- 木落双江清: 秋天的树叶落尽,江水清澈,象征着清冷与凋零。
- 寒山饶积翠: 寒冷的山上,绿色的植物依然顽强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 秀色连州城: 美丽的景色依然存在,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目送楚云尽: 目送远方的云彩消失,暗示着离别与失去。
- 心悲胡雁声: 胡雁的叫声让诗人感到悲伤,象征着思念。
- 相思不可见: 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无法见面令人惆怅。
- 回首故人情: 回忆往昔,勾起对故人的情感,情绪愈发浓烈。
-
修辞手法:
- 比喻: “寒山饶积翠”用寒山象征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 拟人: “心悲胡雁声”赋予胡雁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 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李白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 高楼: 象征着远眺与思考,表达了孤独感。
- 双江: 代表着清澈与宁静,映衬出诗人的内心。
- 胡雁: 代表离别与思念,情感深刻。
- 故人: 象征着友谊与人际关系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李白的字是什么? A. 玄宗
B. 太白
C. 维扬
D. 子陵 -
“晚登高楼望”中“高楼”可以象征什么?
A. 绝望
B. 期待
C. 孤独
D. 喜悦 -
诗中提到的“胡雁声”代表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思念
C. 愤怒
D. 安慰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寄当涂赵少府炎》都表达了思乡情怀,但前者更直接,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情感。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样涉及离别,但更侧重于友情的珍贵。
参考资料:
- 《李白传》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