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履送衍上人》
时间: 2025-01-19 19:47: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得履送衍上人
作者: 高启 〔明代〕
稳称游方脚,新编楚岸蒲。
滑欺峰顶石,危怯世间途。
轻曳愁妨蚁,高飞笑化凫。
上堂声每众,度岭影还孤。
著处朝行道,抛时夜结趺。
空山欲相访,落叶去踪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行者的旅途与心境。诗人首先称赞这位游方的行者,形象犹如新编的蒲草,在楚水岸边轻盈地行走。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在险峻峰顶的情景,既滑稽又危险,暗示他在世俗道路上所遭遇的艰难。行者轻轻摆动,似乎在忧愁中受到蚂蚁的阻碍,而他高飞的姿态又如同变化的野鸭,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他在众人喧嚣中独自上堂的情景,在山岭间穿行的影子显得孤独。行者走在早晨的道路上,却在夜晚抛下了时间的羁绊,最后在空山中渴望相访,却发现落叶飘零,踪迹全无,表现出一种孤寂和无奈。
注释
- 游方:指四处游历的人,常常是隐士或道士。
- 楚岸蒲:楚地的河岸,蒲草是一种生长在湿地的植物,象征柔软与轻盈。
- 滑欺:滑稽而欺骗,形容山石的危险。
- 轻曳:轻轻摆动,形容行者的轻松。
- 愁妨蚁:忧愁如同蚂蚁般缠绕。
- 高飞:展翅高飞,象征自由与超脱。
- 结趺:结跏趺坐,指冥想或修行。
- 空山:空旷的山林,象征宁静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高启)是明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1498年,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文情怀,常常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高启游历之时,可能是在他对自然风光的感悟中,结合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行者的旅程,展现了高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以“稳称游方脚”引入,立刻让读者感受到一股轻盈的游走感,仿佛行者正随风而行。随后,诗人运用“滑欺峰顶石,危怯世间途”的对比,揭示了行者在高峰与世俗之间的艰难选择。
“轻曳愁妨蚁”则展现了行者内心的忧虑,而“高飞笑化凫”则呈现了他向往自由的心态。整首诗在描绘行者的孤独与超然之间,反映了人对人生追求的矛盾心理。最后两句“空山欲相访,落叶去踪无”更是升华了主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以及人类追寻的无奈与孤独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稳称游方脚 - 描绘行者的轻松与自在。
- 新编楚岸蒲 - 暗示行者的新生与易逝。
- 滑欺峰顶石 - 描述行者面临的险境。
- 危怯世间途 - 表现对世俗生活的恐惧。
- 轻曳愁妨蚁 - 表达内心的忧虑。
- 高飞笑化凫 - 体现对自由的渴望。
- 上堂声每众 - 表现行者的孤独。
- 度岭影还孤 - 强调行者的独行。
- 著处朝行道 - 描绘清晨的宁静。
- 抛时夜结趺 - 表达对时间的超脱。
- 空山欲相访 - 表达对归属的渴望。
- 落叶去踪无 - 反映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行者比作蒲草,暗示其柔韧与轻盈。
- 对仗:如“上堂声每众,度岭影还孤”,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如“愁妨蚁”,赋予情感以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孤独以及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方:象征自由与流动的生活方式。
- 楚岸蒲:代表着自然的柔软与生机。
- 峰顶石:象征人生的险阻与挑战。
- 空山:象征着宁静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稳称游方脚”中的“游方”指的是什么?
- A. 旅行的人
- B. 固守的人
- C. 隐士
- D. 学者
-
“落叶去踪无”意指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自然的规律
- C. 行者的归来
- D. 知识的传承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高启的《赋得履送衍上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与孤独,但高启更加强调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恬淡与安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评论》
- 《中国古典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