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时间: 2025-01-04 07:40: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听仙韶宴玉津,岂知金弹忽危身。
谁为高树凤凰语,无奈雕笼鹦鹉嗔。
拙射元非落雕身,村眉难比扫蛾人。
新裁白伫衣如雪,一点休教染洛尘。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听说过仙女们在玉津的宴会上歌唱,怎么知道突然的金弹却危及了我的性命。
是谁在高树上与凤凰对话,而我却无奈地被雕笼里的鹦鹉所困。
我射箭的技术本不是为了击落雕鸟,而是因为村口的眉毛比起捕捉蛾子的那个人还要难。
新裁的白衣宛如雪一般洁白,一点也不要让它沾染上洛阳的尘埃。
注释:
- 仙韶:古代神仙的乐曲,指的是美好的音乐。
- 玉津: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的境地。
- 金弹:比喻突然的危险或意外。
- 凤凰:象征高贵和吉祥的鸟类。
- 雕笼:比喻受限制的环境。
- 拙射:意指射箭技术拙劣。
- 村眉:可能指的是村庄中的某种特定人或事,暗含对比。
- 洛尘:指的是洛阳的尘埃,象征世俗的污浊。
典故解析:
- 凤凰与高树:凤凰是古代文化中象征高贵的鸟,常与美好的事物相连。高树则代表高尚的境界。
- 鹦鹉:被关在笼中的鹦鹉象征着被禁锢的自由,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境遇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紫阳,宋代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政治、人生哲理和情感,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思考。诗中隐含着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开头以“曾听仙韶宴玉津”引入,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仙境氛围,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接着提到“金弹”,突显了生活的无常与危险感。诗人在描绘美好理想与现实困境的对比时,展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波动。通过“高树凤凰”和“雕笼鹦鹉”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尤其是“新裁白伫衣如雪”的意象,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反映出对生活的理想追求,然而“一点休教染洛尘”则是对世俗污染的警觉,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听仙韶宴玉津:曾经听说过美好的音乐在仙境中响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岂知金弹忽危身:谁知道突如其来的危险却危及了我的性命,暗示生活无常。
- 谁为高树凤凰语:问谁在高树上与凤凰对话,象征理想与人生的高远追求。
- 无奈雕笼鹦鹉嗔:然而我却被困在雕笼里,感到无奈,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
- 拙射元非落雕身:射箭技术拙劣,并非为了狙击雕鸟,表达自嘲与无奈。
- 村眉难比扫蛾人:村里的眉毛比起捕捉蛾子的人还要难,隐含对生活的无奈。
- 新裁白伫衣如雪:新裁的白衣如雪般洁白,象征着理想与纯洁。
- 一点休教染洛尘:一点也不要让它沾染上世俗的尘埃,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污染的抵制。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弹”比喻意外的危险;“雕笼”比喻受限的境地。
- 对仗:使用对仗的结构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如“高树凤凰语,无奈雕笼鹦鹉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反映出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韶:象征美好、理想的生活。
- 金弹:代表突如其来的危险,暗示人生的无常。
- 凤凰:象征高贵与理想,代表诗人对生活的追求。
- 鹦鹉:象征着被禁锢的自由,反映出诗人的无奈。
- 白衣:象征纯洁与理想,表现对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仙韶”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美好的音乐
- C. 个人理想
- D. 突如其来的危险
-
“金弹”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美好生活
- B. 突然的危险
- C. 朋友的祝福
- D. 自由的追求
-
诗人对“雕笼”的感受是?
- A. 自由
- B. 无奈
- C. 快乐
- D. 期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