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醉樵》
时间: 2025-01-19 20:04:08意思解释
赠醉樵
作者:高启 〔明代〕
原文展示:
川钓已遭猎,野耕终改图。
不如山中樵,醉卧谁得呼。
采山不采松,松花可为酒。
酒熟谁共斟,木客为我友。
木客已去空石床,举杯向月邀吴刚。
借汝快斧斫大桂,要令四海增清光。
林风吹发寒拥耳,独枕空尊碧岩里。
此时忘却负薪归,猛虎一声惊不起。
世间万事如浮烟,看棋何必逢神仙。
青松化石鹤未返,酒醒又是三千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繁忙的逃避。作者在渔猎与耕作中感到失落,不如在山中做樵夫,醉卧其中,安享宁静。山中采松花酿酒,酒熟时只有木客陪伴,营造了一种孤独而自在的情景。木客离去后,诗人独自面对空床,举杯邀月,想象着借用月光斩断桂树,希望能为世间增添光彩。林中寒风拂面,独自枕着空酒杯,忘却了归途的负担。猛虎的吼声让人惊醒,世间一切如浮云,何必追逐神仙般的境地?青松化作石鹤不再归来,酒醒时分已是三千年。
注释:
- 川钓:在河流中钓鱼。
- 樵:砍柴的人,这里指山中的樵夫。
- 木客:指与自然为友的隐士或樵夫。
- 吴刚: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常被描绘为在月宫中砍桂树的樵夫。
- 四海:泛指天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公元1336年—公元1374年),明代诗人,字季舒,号秋圃,山西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山水情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高启隐居山林、追求自然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纷扰的逃避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赠醉樵》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山林生活的安逸与恬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对樵夫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的开头以“川钓已遭猎”引入,暗示了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变迁,紧接着转向山中樵夫的醉卧,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向往自然的心情。借用“木客”这一意象,强调了与自然为友的宁静与孤独。最后,诗人举杯邀月,寄托着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世事的超脱,表现出一种洒脱而又深邃的哲思。全诗情感真挚,构思巧妙,语言简练,音韵和谐,展现了高启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川钓已遭猎”:在河中钓鱼已被捕捉,暗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 “野耕终改图”:野外耕作的计划已经改变,反映出生活的变迁。
- “不如山中樵,醉卧谁得呼”:不如在山中做樵夫,醉卧山中无人打扰。
- “采山不采松,松花可为酒”:采集山中资源不如采松花酿酒,体现出对自然的利用。
- “酒熟谁共斟,木客为我友”:酒熟时只有木客相伴,表现孤独的友谊。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花比作酒,暗示自然的馈赠。
- 拟人:将月亮与吴刚相联系,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举杯向月邀吴刚”,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意象分析:
- 山:象征宁静与自由,代表了诗人向往的生活。
- 酒:象征放松与逃避,表现出对现实的超脱。
- 月:象征孤独与思考,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木客”可以理解为( ) A. 樵夫
B. 渔夫
C. 农夫
D. 诗人 -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 A. 渴望
B. 逃避
C. 迷恋
D. 赞美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高启的《赠醉樵》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主题上都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高启更强调孤独和对世俗的超脱,而王维则更注重对自然的描绘与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