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龙宫滩
作者:韩愈 〔唐代〕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只是说家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龙宫滩的壮丽景象。滩水浩浩荡荡,滩声愈发高亢。奔流的水流仿佛是骤然放电,惊涛拍岸的浪花似霜一般轻盈。在梦中醒来,灯光在水面上泛起晕影,夜里的细雨送来一丝凉意。为什么这晨曦中的对话,只是在诉说着家乡的情怀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浩浩复汤汤:形容水流浩荡,声音不断。
- 滩声抑更扬:滩的声音虽然抑制,却更加响亮。
- 奔流疑激电:奔腾的流水似乎像电光一样急促。
- 惊浪似浮霜:波涛汹涌,像浮动的霜花。
- 梦觉灯生晕:梦中醒来,灯光在水面上形成晕圈。
- 宵残雨送凉:夜晚的雨逐渐停了,带来一丝凉意。
- 如何连晓语:为何这晨曦的对话。
- 只是说家乡:只是在诉说自己的故乡。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龙宫”暗示着神话传说中的龙王居所,常与水相关,暗示水的力量和神秘。
- “晓语”可能指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主张“古文运动”,作品以骈文见长,后世称为“韩文”。他不仅在诗歌上有杰出成就,同时也是政治家和思想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韩愈的旅行途中,可能是他在游历途中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感慨,同时也融入了对家乡的思念。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宿龙宫滩》以其生动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韩愈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诗的开头用“浩浩复汤汤”描绘了滩水的壮丽,展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随后“滩声抑更扬”一句,揭示了水声的高亢,这种音韵上的对比,令读者感受到滩声的回响与波澜。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两句,运用了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水流的急促与浪花的轻盈。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滩边,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接下来的“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则引入了个人情感的转折。夜晚的雨带来凉意,暗示着对温暖家乡的渴望。而最后一句“如何连晓语,只是说家乡”,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深沉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诗人对游子心态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家乡的眷恋,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浩浩复汤汤:描绘水流浩荡的场景,彰显其壮丽。
- 滩声抑更扬:滩的声音虽被压抑,但却愈加响亮,暗示自然的力量。
- 奔流疑激电:奔流的水流如电般急促,营造出紧迫感。
- 惊浪似浮霜:波涛汹涌,浮动的浪花如霜,体现自然的美感。
- 梦觉灯生晕:梦中醒来,看到灯光的晕影,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 宵残雨送凉:夜晚的雨带来清凉,暗示对家乡的怀念。
- 如何连晓语:询问为何晨曦中的话语,暗示思念。
- 只是说家乡:最终揭示思念的对象,表达对故乡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奔流疑激电”,形象地描绘水流的急促。
- 对仗:如“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末句的反问句式,强调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示了游子在异乡对家乡深切的情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乡土的情感依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宫:象征着神秘与水的力量。
- 滩声:表达自然的声音与氛围。
- 惊浪:象征着动荡不安与自然的威力。
- 灯晕:代表温暖与思乡之情。
- 凉雨:象征着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宿龙宫滩》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 诗中“浩浩复汤汤”主要描述什么?
- A. 风景
- B. 声音
- C. 水流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朋友的思念
- B. 对家乡的怀念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深邃。
- 《夜泊牛津》:对水的描写同样细腻,表现出游子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主题相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集》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