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汤舍人之陈州》

时间: 2025-01-17 08:35:42

尼父恓惶地,离情向此偏。

家贫聊复尔,道在肯徒然。

诗景明松雪,乡山隔水烟。

三年须赴召,莫恋瓮头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汤舍人之陈州 徐铉 〔唐代〕 尼父恓惶地,离情向此偏。家贫聊复尔,道在肯徒然。诗景明松雪,乡山隔水烟。三年须赴召,莫恋瓮头眠。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这尼父曾经忧虑的地方,离别的情感格外深重。家境虽然贫寒,但追求道义的心志不会徒劳。诗中的景色明亮如松间的雪,故乡的山峦被水烟隔断。三年后必须应召前往,不要留恋于安逸的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 尼父:指孔子,因其字尼父,此处用以指代孔子的忧虑之地。
  • 恓惶:忧虑不安的样子。
  • 聊复尔:姑且如此,勉强应付。
  • 道在肯徒然:追求道义的心志不会白费。
  • 诗景明松雪:诗中描绘的景色明亮如松间的雪。
  • 乡山隔水烟:故乡的山峦被水烟隔断,形容距离遥远。
  • 三年须赴召:三年后必须应召前往。
  • 莫恋瓮头眠:不要留恋于安逸的生活。

典故解析:

  • 尼父恓惶地:引用孔子的事迹,表达离别的沉重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此诗是送别友人汤舍人前往陈州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孔子的事迹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诗景明松雪,乡山隔水烟”一句,以明亮的松雪和隔断的水烟,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情感深沉而含蓄。最后两句“三年须赴召,莫恋瓮头眠”,则是对友人的劝勉,希望他不要留恋安逸,要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尼父恓惶地,离情向此偏:以孔子的事迹为引子,表达离别的沉重情感。
  • 家贫聊复尔,道在肯徒然:家境虽然贫寒,但追求道义的心志不会白费。
  • 诗景明松雪,乡山隔水烟:以明亮的松雪和隔断的水烟,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
  • 三年须赴召,莫恋瓮头眠:对友人的劝勉,希望他不要留恋安逸,要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

修辞手法:

  • 比喻:“诗景明松雪”,以松雪比喻明亮的景色。
  • 对仗:“家贫聊复尔,道在肯徒然”,对仗工整,表达了对道义的坚定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友人不要留恋安逸,要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雪:明亮的景色,象征纯洁和美好。
  • 水烟:隔断的距离,象征离别的遥远和不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尼父恓惶地”指的是谁的事迹?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庄子

  2. “诗景明松雪”中的“松雪”象征什么? A. 纯洁和美好 B. 寒冷和孤独 C. 忧虑和不安 D. 遥远和不易

  3. “三年须赴召,莫恋瓮头眠”中的“瓮头眠”指的是什么? A. 安逸的生活 B. 艰苦的生活 C. 忙碌的生活 D. 孤独的生活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期望。
  • 李白的《送友人》:以明亮的景色和隔断的距离,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

诗词对比:

  • 徐铉的《送汤舍人之陈州》与王维的《送别》: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期望,但徐铉的诗更加注重对道义的坚定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徐铉的《送汤舍人之陈州》,是了解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