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和石桥有感原韵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7 23:01: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绮阁秋深特地寒。
巢空燕去冷雕栏。
海棠凝露偷弹泪,
琼月遮云暗卷帘。
湘瑟寂,荩香残。
怕听更鼓拢愁眠。
梦中惯觅天台路,
知在蓬瀛第几山。
白话文翻译
在华丽的阁楼中,秋天深邃而特别寒冷。
燕子已飞走,巢里空空荡荡,寒意袭人,雕刻的栏杆也显得冷清。
海棠花上凝结的露珠像是偷哭,
明月遮住了云层,暗暗地卷起帘子。
湘江的瑟琴寂静,香气也渐渐消散,
我害怕再听到更鼓声,愁绪缠绵,难以入眠。
梦中总是习惯去寻找天台的路,
知道它在蓬莱仙境的第几座山上。
注释
- 绮阁:华丽的楼阁。
- 特地寒:特别的寒冷。
- 巢空燕去:燕子已飞走,巢中空无一物。
- 海棠:一种花,象征柔美与忧伤。
- 凝露偷弹泪:露珠似乎在偷哭,表达了伤感的情绪。
- 琼月遮云:美丽的月亮被云层遮住。
- 湘瑟:一种古琴,象征音乐与情感。
- 荩香:一种香料,这里指香气的残留。
- 更鼓:更替的鼓声,夜间的更鼓声。
- 天台路:指向理想与追求的道路,天台是仙境的象征。
- 蓬瀛: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永平,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受传统文化熏陶,擅长抒情,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晚上,诗人感受到秋季的萧瑟与孤独,结合个人经历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寒冷和孤寂,带出一种深沉的忧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的“绮阁秋深特地寒”便设定了整个诗的情境,秋天的深邃与寒意让人感到一丝凄凉。接着,诗人提到燕子已去,巢空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
“海棠凝露偷弹泪”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海棠的露珠比作泪水,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琼月被云遮,暗卷的帘子,象征着无尽的忧愁与夜的深邃,诗人对理想的追寻在此时显得更加遥不可及。
最后两联中,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梦中常寻的天台之路,象征着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尽管现实中充满了无奈和困苦,但内心的渴望始终未曾改变。这种深邃而又细腻的情感,使整首诗浸透着一种凄美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绮阁秋深特地寒:描绘秋天的寒冷,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巢空燕去冷雕栏:燕子离去,巢中空空,衬托出孤独的感觉。
- 海棠凝露偷弹泪:海棠的露珠像泪水一样,表达了伤感情绪。
- 琼月遮云暗卷帘:月亮被云遮住,象征忧愁,暗示心情阴郁。
- 湘瑟寂,荩香残:音乐与香气的消失,象征着往日美好已逝。
- 怕听更鼓拢愁眠:对夜间更替鼓声的害怕,体现睡眠中的忧愁。
- 梦中惯觅天台路:梦中对理想的追寻,表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知在蓬瀛第几山:蓬莱仙境的隐喻,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遥远。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海棠凝露偷弹泪”,使自然景物富有感情。
- 对仗:如“湘瑟寂,荩香残”,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节奏感。
- 象征:如“天台路”,象征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孤寂,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传达了深沉的孤独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绮阁:象征华丽与孤独。
- 燕子:象征离别与失落。
- 海棠:象征柔美与伤感。
- 琼月:象征美好与理想。
- 湘瑟: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共鸣。
- 梦:象征对理想与未来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绮阁”指的是什么?
A. 华丽的楼阁
B. 一种花
C. 一种乐器
答案:A -
“海棠凝露偷弹泪”中“弹泪”意为:
A. 流泪
B. 偷哭
C. 摆动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天台路”象征什么?
A. 现实的烦恼
B. 理想的追求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失去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刘永平的诗更具秋天的氛围与孤独感,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对往昔的回忆。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文献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