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仆射出节山南(一作酬郑兴元仆射招)》
时间: 2024-12-29 20:25: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郑仆射出节山南
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
再招门下生,结束馀病孱。
自笑骑马丑,强从驱驰间。
顾顾磨天路,袅袅镜下颜。
文魄既飞越,宦情唯等闲。
羡他白面少,多是清朝班。
惜命非所报,慎行诚独艰。
悠悠去住心,两说何能删。
白话文翻译
国家的老臣出任将军,红色的旗帜高高飘扬在青山之中。
我再次召回门下的弟子,结束了我余下的病痛和虚弱。
我自嘲骑马的样子丑陋,只能在这个驱驰的途中勉强跟随。
我回头望望那磨损的天路,镜子中映照出的脸,显得格外娇柔。
文采已经飞跃千里,而我在官场中的感情却显得平淡无奇。
我羡慕那些年轻的白面书生,大多数都是清朝的班底。
惜命并不是我所期望的回报,谨慎行事确实独自艰难。
悠悠的心情在去与留之间徘徊,怎么能轻易删去这两种说法呢?
注释
- 国老:指年长的国家元老或老臣。
- 仆射:古代官职,指辅佐大臣,通常是宰相的助手。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 门下生:指门徒或弟子。
- 孱:虚弱、病弱的意思。
- 文魄:文采和气魄。
- 宦情:指官场上的人情世故。
- 白面少:形容年轻书生,常指清白无暇的面容。
- 清朝班:指清代的学者或官员,突出其年轻和清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冷娼,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孟郊的诗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常常融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与孟郊的个人经历有关,他曾在官场中屡遭挫折,后来转向诗歌创作,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诗中表现出对朋友郑仆射的祝福与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郑仆射出节山南》是孟郊的一首颇具情感深度的送别诗。诗的开头以“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描绘出国家元老出征的壮烈场面,展现了对国家和将帅的敬仰。接着,诗人通过“再招门下生,结束馀病孱”传达出对门徒的牵挂与关心,显示出其对友人的支持。
在个人情感的抒发上,诗人自嘲“骑马丑”,反映出一种谦逊和对自身形象的不满,增添了诗的亲切感。而“文魄既飞越,宦情唯等闲”则表现出对官场的淡薄与超然,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全诗在感情上游走于送别与自我反思之间,尤其是“惜命非所报,慎行诚独艰”一句,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谨慎行事的认同。最后“悠悠去住心,两说何能删”,则是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复杂感受和对朋友的良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描绘国家的元老出征,红旗在青山中飘扬,展现出气势浩大的场景。
- 再招门下生,结束馀病孱:诗人召回曾经的门徒,结束了自己虚弱的状态,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希望。
- 自笑骑马丑,强从驱驰间:自嘲骑马的姿势丑陋,反映出一种谦卑与无奈。
- 顾顾磨天路,袅袅镜下颜:回望艰难的行路,镜中的自己显得娇弱,暗示生活的艰辛。
- 文魄既飞越,宦情唯等闲:文采已超越了世俗,而对官场的情感却显得平淡。
- 羡他白面少,多是清朝班:羡慕那些年轻的书生,大多是清朝的官员,表现出对年轻人的向往。
- 惜命非所报,慎行诚独艰:生命的珍惜并不是为了回报,而谨慎行事确实困难。
- 悠悠去住心,两说何能删:心中徘徊于去与留之间,表达了人生选择的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红旗入青山”比喻将帅出征的壮丽。
- 自嘲:通过“自笑骑马丑”表现自身的谦逊与无奈。
- 对仗:如“惜命非所报,慎行诚独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对官场的淡薄,以及对生命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旗:象征着权力与荣耀,代表着国家的希望。
- 青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提供了一种背景的对比。
- 镜子:象征自我反思与内心的真实,映射出诗人的情感与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国老”指的是谁?
- A. 年轻的将领
- B. 年长的老臣
- C. 文人雅士
- D. 诗人的朋友
-
“自笑骑马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形象的态度是?
- A. 自豪
- B. 无奈
- C. 嫉妒
- D. 骄傲
-
诗中“羡他白面少,多是清朝班”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年轻人的清白与理想
- B. 官场的权力
- C. 自身的名利
- D. 生活的安宁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壮丽的景色与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豪情与壮志。
- 李白《送友人》: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情感更为直接而激烈,与孟郊的细腻感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孟郊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