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时间: 2025-01-19 19:51: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
作者:乔大壮
遍江南冷烟衰草,
碧云千里迟暮。
饯春筵畔商飙起,
摇落今年芳树。
经过处。
明月送无情淮水西流去。
乱山谁主。
算雁碛枯蓬,
龙沙堆雪,此恨忍终古。
东山客,
豪竹哀丝如故。
新亭回首南渡。
流人费尽神州泪,
赢得丽谯笳鼓。
惊倦旅。
行馆外荒鸡膈膊催天曙。
昏镫梦语。
道破镜飞天,
旄头落地,春满柳城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秋冬时节江南的景象,冷烟弥漫,草木凋零,令人感到凄凉。碧蓝的天空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悠远,春天的宴席上,送别之情随风飘扬,芳香的树木也随之落下。经过这里,明月照耀着,淮水无情地向西流去,山峦重叠,谁来主宰这片景象?算起来,只有枯蓬和积雪,心中的怨恨将永恒不变。东山的客人,竹林依旧传来哀怨的声音。回望新亭,南渡的路上,流浪的人们倾洒着神州的泪水,换来动听的乐声。旅途中人们疲惫不堪,荒鸡在旅馆外催促天亮,昏暗的灯下,梦中交谈。破碎的镜子飞向天际,旄头落地,春天在柳城的守卫中悄然降临。
注释
- 遍江南:指的是整个江南地区。
- 冷烟衰草:冷清的烟雾和凋零的草木,表现出萧条的景象。
- 碧云千里迟暮:青天上的云彩在暮色中显得遥远且悠长。
- 饯春筵:春天的送别宴席。
- 明月送无情淮水西流去:明月照耀着无情的淮水流向西方。
- 东山客:指身在东山的访客。
- 流人费尽神州泪:流浪的人倾洒着对祖国的思念之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乔大壮,近代著名词人,生于清末,曾游历各地,作品多以情感深邃和意境悠远著称。他的诗词常常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乔大壮游历江南的时期,正值春秋交替之际,正是感怀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时刻。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反映了他对生活、自然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乔大壮的《摸鱼儿》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画面感的词作。开篇便以“遍江南冷烟衰草”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萧瑟的秋冬季节,仿佛能感受到江南的寒风与悲凉。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碧云千里迟暮”,诗人通过描绘远方的云彩,表现出一种无尽的思乡情。随后的“明月送无情淮水西流去”更是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无奈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在表现情感方面,乔大壮采取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尤其是拟人和比喻,使得抽象的思绪变得具体而形象。例如,“行馆外荒鸡膈膊催天曙”通过生动的描写,增强了孤独感与无助感。
整首词在结构上紧凑而连贯,情感层层递进,由对自然景象的描写逐步深入到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乔大壮在这里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遍江南冷烟衰草:描绘了江南地区的萧条景象,冷烟与衰草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碧云千里迟暮:远方的云彩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宁静,延续着时间的流逝。
- 饯春筵畔商飙起:春天的送别宴席上,友人的离去让人感到惆怅。
- 明月送无情淮水西流去:明月的光辉映照着无情的淮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
- 东山客,豪竹哀丝如故:东山的客人依旧在竹林中感叹,传达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明月”和“无情淮水”比喻人生的无奈与流逝。
- 拟人:描绘荒鸡催天曙,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
- 对仗:词中多处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得整首词更加和谐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象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苦短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故乡,代表着温暖与柔情。
- 明月:代表孤独与思念。
- 淮水:象征流逝的时间和无情的现实。
- 乱山:象征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 芳树:象征青春与美好,随风飘落则暗示着失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遍江南冷烟衰草”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温暖如春
B. 萧瑟秋冬
C. 明媚夏日 -
“明月送无情淮水西流去”中的“无情”指的是什么?
A. 明月
B. 淮水
C. 人心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乱山
B. 冷烟
C. 以上皆是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鹧鸪天》:辛弃疾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摸鱼儿》:两首诗都表达了思乡的情感,但李白更直接地通过月光表现思念,而乔大壮则通过环境描绘与细腻情感交织。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乔大壮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