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望关河》
时间: 2024-09-19 20:48: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望关河
作者: 苏泂 〔宋代〕
望关河试穷遥眼,新愁似丝千缕。
刘郎豪气今何在,应是九疑三楚。
堪恨处。便拚得一生寂寞长羁旅。
无人寄语。但吊麦伤桃,边松倚竹,
空忆旧诗句。文章事,到底将身自误。
功名难料迟暮。鹑衣箪食年年瘦,
受侮世间儿女。君信否。
尽县簿高门,岁晚谁青顾。
何如引起。任槎上张骞,
山中李广,商略尽风度。
白话文翻译
我眺望遥远的关河,试图用目光穷尽一切,心中愁绪如丝般缠绕,千丝万缕。刘郎的豪情壮志如今何在呢?大概只能在九疑山和三楚之间找到吧。
可惜的是,我在这孤寂的旅程中愿意拼尽一生。没有人来寄托我的心情。只剩下对麦子伤感、对桃花遗憾的惆怅,靠着松树、竹子,空自回忆往日的诗句。
文章事业,最终还是让我自己受了误。功名难以预料,到了暮年更加无望。穿着鹑衣、以箪食自给自足的我年年消瘦,受尽世间儿女的侮辱。你相信吗?
即使到了县衙的高门,岁末时又有谁来青睐我呢?不如引起(旧日的情怀)。任凭我在槎上追随张骞,或在山中仿效李广,尽情展现我的风度。
注释
- 关河:指边境的河流,象征着遥远和思乡的情感。
- 刘郎:指刘备,历史上著名的豪杰,代表着壮志未酬的豪气。
- 九疑三楚:九疑山和三楚地区,古代地名,象征着故土和理想之地。
- 鹑衣箪食:鹑衣指简单的衣着,箪食指用竹器盛饭,形容贫困的生活状态。
- 张骞、李广:两位历史人物,张骞为西汉大将,李广为著名的将领,象征着英雄豪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泂,字子瞻,号小舟,南宋诗人,擅长词作,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常有对人生境遇的思索。
创作背景:本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内心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往昔豪情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摸鱼儿·望关河》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词作,表现了诗人对过往豪情壮志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从全诗来看,诗人以关河为背景,展开一幅悠远的思乡图景。通过“新愁似丝千缕”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愁苦和对过往的思念,表现出一种细腻而深沉的情感。
“刘郎豪气今何在”,诗人借用历史人物刘备的豪情来反映自己内心的失落与惆怅。接着,诗人通过对孤独长途跋涉的自述,表达了对人生的困惑与无奈。特别是在“无人寄语”的句子中,孤独感愈发显著,似乎在诉说一种无助的心境。
而后,诗人又通过对“旧诗句”的回忆,展现出对往日文人生活的怀念。对“功名难料迟暮”的叹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悟。最后,诗人提及历史人物张骞和李广,表达了自己渴望追求理想而又无奈的心情。
整首词通过使用丰富的意象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使得作品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这种反思,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哲学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关河试穷遥眼:诗人遥望关河,努力用眼睛去看尽远方,象征着对未来的期盼。
- 新愁似丝千缕:新产生的愁苦像丝线一样缠绕,形象生动地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 刘郎豪气今何在:提到刘郎(刘备),感叹其豪气已不在,反映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状的失落。
- 应是九疑三楚:用地名象征理想的归宿,表达对故土的思恋。
- 堪恨处。便拚得一生寂寞长羁旅:憎恨孤独的处境,甘愿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显露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新愁似丝千缕”,将愁绪比作丝线,形象地表现愁苦的缠绕。
- 对仗:如“无人寄语。但吊麦伤桃”,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典故:提及历史人物,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底蕴。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落,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关河:象征着遥远与思乡的情感。
- 刘郎:象征着理想与豪情。
- 旧诗句:代表了往日的文人情怀和文化记忆。
- 鹑衣箪食:象征贫困与无奈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刘郎”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刘备
- B. 李广
- C. 张骞
- D. 司马迁
-
填空题:诗中“新愁似丝千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__。
-
判断题: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对/错)
答案:
- A
- 愁苦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内心的愁苦。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表现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本诗在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上有相似之处,但苏轼更倾向于豪放,而苏泂则更为细腻。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情感表达与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