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宗道归洛阳》
时间: 2025-01-04 09:33: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宋宗道归洛阳
作者:王逢 〔元代〕
选郎分手楚天涯,
万里春明稳到家。
庭下已生书带草,
马头初见米囊花。
汴淮湠漫经梁苑,
星斗参差犯汉槎。
中国未应风俗异,
旧京宁觉路途赊。
鲛宫献佩当明月,
鹄殿吹笙隐太霞。
貂弊世怜苏季子,
赋成人哭贾长沙。
若为抚事伤遗迹,
正用怀才待物华。
闻道乡闾诸父母,
杖藜期看马卿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为你送别,远离了楚地,前往天边,
春暖花开之际,你万里归家,心情安稳。
院子里已经长出了书带草,
马头初见米囊花的美景。
沿着汴淮河漫步,经过梁苑,
星斗错落,仿佛在汉代的筏子上。
对中国的风俗,难以认为会有异样,
在旧京城,似乎不觉路途遥远。
鲛宫献上的佩玉映照明月,
在鹄殿中隐约传来笙声,仿佛太霞般轻柔。
世人对苏季子的贬低令人心痛,
贾长沙的逝去更添哀伤。
若是为了抚慰那些遗留下来的事物,
正好可以用自己的才华来寄托物华。
听闻乡间的父母亲人,
希望能在杖藜之下,见到你驾车而来。
注释
- 选郎:选择良好的配偶,这里指诗人送别的朋友。
- 书带草:书带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寓意书信的到来。
- 米囊花:米囊花指春天盛开的花,象征丰收和美好。
- 汴淮:指汴河和淮河,代表着繁华的水乡。
- 鲛宫:传说中的鲛人居所,象征美丽和纯洁。
- 苏季子:苏轼的别称,表达对当时文人的怀念。
- 贾长沙:指贾谊,诗人对其的哀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逢,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作见长。王逢的诗风清丽、含蓄,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及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逢在送别友人宋宗道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归家之路的祝福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故乡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归乡之路的美好祝愿。诗中描绘了春暖花开的景象,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故乡的眷恋。通过细腻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的开头通过“楚天涯”与“万里春明”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离别的伤感与归家的欣喜。后面的意象如“庭下已生书带草”与“马头初见米囊花”,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故乡的思念。同时,诗人借用历史典故,表达对古人及其遗留事物的感慨,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选郎分手楚天涯:离别的场景,楚地遥远,表现出分手的无奈。
- 万里春明稳到家:春天的温暖让归家之路充满希望。
- 庭下已生书带草:形象地描绘了家乡的生机,书信即将来临。
- 马头初见米囊花:初见花开,寓意未来的美好。
- 汴淮湠漫经梁苑:行程漫漫,经过繁华的地方。
- 星斗参差犯汉槎:夜空中的星星,暗示历史的悠久与沧桑。
- 中国未应风俗异:对中国文化的思考。
- 旧京宁觉路途赊:对京城的怀念,似乎不觉路途遥远。
- 鲛宫献佩当明月:美好而梦幻的意象,象征着希望。
- 鹄殿吹笙隐太霞:音乐与光影交织,传达出一种宁静。
- 貂弊世怜苏季子:表达对苏轼的同情与怀念。
- 赋成人哭贾长沙:对贾谊的哀悼,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意。
- 若为抚事伤遗迹:反思遗迹与历史的联系。
- 正用怀才待物华:以才华寄托对未来的期待。
- 闻道乡闾诸父母:对亲人的思念。
- 杖藜期看马卿车:期盼与亲人团聚,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鲛宫献佩”比喻美好的事物。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物、历史人物相结合,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归途的祝福、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历史的感慨,情感深厚,意境悠远,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书带草:象征着书信的到来,传递着思念与关怀。
- 米囊花:象征着丰收,希望与美好。
- 鲛宫:梦幻般的美好,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贾长沙:历史人物,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逢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
诗中提到的“米囊花”象征着什么? A. 失落
B. 丰收和美好
C. 伤感
D. 历史遗迹 -
“鲛宫献佩当明月”中“鲛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传说中的地方
C. 人物的名字
D. 书信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王之涣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王逢的《送宋宗道归洛阳》与王之涣的《送友人》。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王逢更注重对故乡的描绘和历史的思考,而王之涣则侧重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愁绪。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都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生命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元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