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郎中罢郡游越》

时间: 2025-01-04 08:33:45

逍遥方罢郡,高兴接东瓯。

几处行杉径,何时宿石楼。

湘声穿古窦,华影在空舟。

惆怅云门路,无因得从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逍遥方罢郡,高兴接东瓯。
几处行杉径,何时宿石楼。
湘声穿古窦,华影在空舟。
惆怅云门路,无因得从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姚郎中,姚郎中刚刚辞去郡守职务,准备去游玩东瓯(今浙江一带)。诗人感到高兴,但也难免感到惆怅。他回忆起游玩的路径,想知道何时才能再度在石楼中宿歇,听到湘江的歌声从古老的洞窟中传来,看到华美的影子在空舟上漂浮。最终,诗人感到无奈与惆怅,因为自己无法再随姚郎中一起游玩。

注释:

  • 逍遥: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状态。
  •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类似于现代的州或县。
  • 东瓯:指东南的地方,今浙江一带。
  • 杉径:杉树的小径,代表着游玩的道路。
  • 石楼:指古代的楼阁,可能是某种名胜或风景。
  • 湘声:指湘江的歌声,体现了水乡的韵味。
  • 古窦:古老的洞窟,象征着历史的悠久。
  • 华影:华美的影子,可能是指自然景色的美丽倒影。
  • 云门路:云门山的道路,象征着离别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具有清新脱俗之风格。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送别姚郎中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姚郎中刚辞去郡守职务,准备游玩,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友人前途的祝福与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轻松与惆怅交织的氛围,反映了诗人与姚郎中之间的深厚友谊。开篇“逍遥方罢郡”传达出一种轻松的心境,似乎在庆祝姚郎中结束了繁重的官职,终于可以回归自然,享受生活。而“高兴接东瓯”则显露了诗人对友人出游的祝福。

然而,随后的“几处行杉径,何时宿石楼”却带出了一丝惆怅,诗人开始思考自己何时才能再次与好友相聚,在那美丽的石楼中共度美好时光。接着,湘江的歌声和华丽的影子又引发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渗透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一句“惆怅云门路,无因得从游”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游玩的羡慕和自己无奈的心情。整首诗巧妙地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出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逍遥方罢郡:表达了姚郎中刚刚辞去官职,心境轻松。
  • 高兴接东瓯:诗人对友人游玩东瓯的喜悦。
  • 几处行杉径:思考游玩途中所经过的杉树小径,带有怀旧色彩。
  • 何时宿石楼:渴望再与友人相聚的感叹。
  • 湘声穿古窦:湘江的歌声从古老的洞窟中传出,象征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 华影在空舟:美丽的影子在空舟上漂浮,描绘出自然的美。
  • 惆怅云门路:描写对离别的惆怅,暗示了友谊的脆弱与无奈。
  • 无因得从游:感叹自己无法与姚郎中一同游玩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湘声穿古窦”中的“古窦”,象征着历史的悠久。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华影”使得景物有了生命。
  • 对仗:如“逍遥方罢郡,高兴接东瓯”,对称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友人辞官后游玩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及对友谊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杉径:象征着自然与悠闲的生活。
  • 石楼:代表着人文景观与友谊的寄托。
  • 湘声:体现了水乡的文化韵味与乡愁。
  • 云门路:代表着离别的道路,象征着人生的岔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逍遥方罢郡”中的“逍遥”指什么?

    • A. 忧伤
    • B. 自由
    • C. 忙碌
    • D. 忍耐
  2. 诗中提到的“东瓯”是指哪个地区?

    • A. 江南
    • B. 西北
    • C. 东南
    • D. 北方
  3. “惆怅云门路”中“惆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悲伤
    • C. 疲惫
    • D. 期待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郑巢的《送姚郎中罢郡游越》与李白的《送友人》均为送别诗,前者更注重友谊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离别的伤感与对友谊的珍视。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前者更为轻松愉悦,后者则充满了离愁别绪。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