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 其五
作者: 贯休 〔唐代〕
原文展示
百千万亿偈,共他勿交涉。所以那老人,密传与迦叶。吾师得此法,不论劫不劫。去矣不可留,无踪若为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关于佛教教义的深奥思想,强调了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真理的追求。诗中提到的“百千万亿偈”意味着无数的教义与法门,而“共他勿交涉”则提醒我们不要与世俗事物过多纠缠。接着提到的“老人”和“迦叶”指的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暗示着佛法的传承与深邃。诗的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无常的认识,强调了应当放下执念,不必留恋世间的迹象。
注释
- 偈: 指佛教的诗歌,通常是用来阐述教义的。
- 迦叶: 指佛教中的迦叶佛,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象征着智慧与传承。
- 劫: 在佛教中,劫是指极长的时间单位,表示宇宙的循环与无常。
- 蹑: 跟随或追踪的意思,这里引申为对无踪无影的事物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晚唐时期。他的诗歌常以佛教思想为主,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生命、真理的探讨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但内涵却十分深邃。贯休通过对“偈”的提及,传达了佛教教义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表明了即使有无数的教义,我们仍需从中提炼出真理,避免与世俗之事纠缠。特别是提到的“老人”和“迦叶”,不仅仅是佛教历史人物的指代,更是智慧与传承的象征。诗人借此反映了自己对佛法的领悟,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最后几句“去矣不可留,无踪若为蹑”更是道出了对世间一切的放下与超脱,表达了无常与无我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百千万亿偈,共他勿交涉”:无数的教义与法门,不必与世俗事物相交。
- “所以那老人,密传与迦叶”:强调佛教传承的重要性,智慧只有通过心灵的传递才能真正领悟。
- “吾师得此法,不论劫不劫”:指出修行的真谛在于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束缚。
- “去矣不可留,无踪若为蹑”:告诫人们应当放下执念,追求无形无相的真实。
-
修辞手法: 本诗中的比喻与象征手法应用得当,尤其在“无踪若为蹑”这一句,形象地展示了对生命与真理的追求。
-
主题思想: 全诗中心思想是通过佛教的智慧,倡导人们超越世俗,追求真正的内心平和与理解。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偈: 象征着佛教的教义与智慧。
- 迦叶: 代表了佛教的传承与智慧的继承者。
- 无踪: 代表对无常的理解,以及对物质世界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百千万亿偈,共他勿交涉”中“偈”的意思是什么?
- A. 诗歌
- B. 故事
- C. 传说
- D. 道理
-
诗中提到的“老人”指的是谁?
- A. 迦叶
- B. 释迦牟尼
- C. 贯休
- D. 达摩
答案:
- A. 诗歌
- B. 释迦牟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心经》: 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空与无常的深刻哲理。
- 《金刚经》: 讲述了智慧与无我的道理,与贯休的诗歌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贯休的《闻无相道人》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探讨了对生命与真理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佛教哲理的表达,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佛教史》
- 《贯休诗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