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画崔氏且题次其韵》

时间: 2024-09-19 22:08:06

彷佛相逢待月身,不知今夕是何辰。

行云总作当年散,胡粉空传半面春。

嫁后形容难不老,画中临榻也应陈。

虎头亦是登徒子,特取妖娇动世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彷佛相逢待月身,不知今夕是何辰。
行云总作当年散,胡粉空传半面春。
嫁后形容难不老,画中临榻也应陈。
虎头亦是登徒子,特取妖娇动世人。

白话文翻译

在月光下,仿佛再次遇见了那位女子,不知今夜是什么时候。
行云随风飘散,宛如当年的情景,
而那浓妆艳抹的美人,只留下一半春色于世。
她嫁后容颜难以保持青春,画中躺在床上的她,也应已苍老。
而那“虎头”画的作品,似乎也是个登徒子,专门吸引那些妖媚的女子来撩动世人的心。

注释

  • 彷佛:仿佛,好像。
  • 待月身:等待月亮的身影,指与美人相会的情景。
  • :时辰,时间。
  • 行云:行走的云彩,象征流逝的时光。
  • 胡粉:一种化妆品,常用来形容美人的妆容。
  • 形容:容貌,外表。
  • 临榻:在床边,指画中的姿态。
  • 虎头:指唐伯虎的画作。
  • 登徒子:指轻浮的男子,常用来形容那些追求美色的人。
  • 妖娇:指美丽而妖艳的女子。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青藤子,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艺术风格追求个性与自由,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的追求。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徐渭晚年,正值其对美人和爱情的回忆与思考之际,结合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美与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徐渭的《唐伯虎画崔氏且题次其韵》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彷佛相逢待月身”,既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月下相会的画面,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令人感伤。接下来的“行云总作当年散”,通过行云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青春的逝去。

“胡粉空传半面春”则是对美人的妆容的感叹,虽有美丽的外表,但终究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诗人对女性的美丽和嫁后的孤独感同样有深刻的理解,体现出一种对美与老去的哲学思考。最后两句则通过“虎头”和“登徒子”这两个形象,表达了对艺术的批判与对人性弱点的揭示,突显了社会对美的追求往往是肤浅的,充满了世俗的欲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个体的感受与社会的风俗紧密相连,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彷佛相逢”描绘出月夜相见的美好情景,暗示对往昔的怀念。
    • 次句:时间的流逝让人迷失,不知今夕何年,体现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 三句:行云的散去象征了青春的消逝,胡粉的象征则暗示了美的短暂。
    • 四句:嫁后女性的美丽逐渐衰退,画作中的美人也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
    • 末句:对艺术家角色的自省,揭示了追求美的表象与内心的冲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行云”比喻流逝的时间;
    • 对仗:如“嫁后形容难不老,画中临榻也应陈”,形成了整齐的结构;
    • 拟人:将时间和美人拟人化,使情感更为生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时间的流逝为线索,通过对美的追求与无奈的描述,表现了对青春、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月光:象征着美好与浪漫,同时也代表了时间的流逝。
  • 行云:代表着轻盈与无常,映射人生的短暂。
  • 胡粉:象征着美丽与妆容的表象,反映出对外表的依赖与无奈。
  • 虎头:代表艺术的肤浅与世俗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彷佛相逢待月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无情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美的追求
    d) 对美人青春的怀念

  2. 诗中提到的“胡粉”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外表
    b) 短暂的青春
    c) 追求的欲望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d) 对美人青春的怀念
  2. a) 美丽的外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徐渭的《唐伯虎画崔氏且题次其韵》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对美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徐渭更侧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李清照则突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参考资料

  1. 《明清诗词鉴赏》 - 研究明清时期诗词的经典著作。
  2. 《徐渭文集》 - 收录徐渭的诗文,了解其创作风格和背景。
  3. 《古典诗词解析》 - 解读古典诗词的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