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肃再赴戚总戎所未至死于都下》

时间: 2025-01-19 21:42:52

幕中宾客盛文词,幕府黄金客再持。

共拟归来作生计,不堪老去哭相知。

一春绿草飞蝴蝶,千里黄沙暗鼓鼙。

两地分明谁苦乐,游魂莫遣到家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子肃再赴戚总戎所未至死于都下
作者: 徐渭 〔明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对生活无奈的感慨。诗中提到一群文人聚集在一起,讨论未来的生计,感叹老去的无奈与悲伤。春天的草地上飞舞着蝴蝶,而远方的战鼓声却在黄沙之中隐隐传来。两地分明,却不知谁在苦乐中,游魂也不能早早回家。

注释:

  • 幕中宾客:指在幕府中聚集的客人,形容人数众多。
  • 黄金客:形容身份显赫、地位尊贵的人。
  • 生计:生活所需,指谋生的方式。
  • 老去:指年华渐逝,感叹时光流逝。
  • 游魂:漂泊的灵魂,指思念或未归的心情。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蝴蝶”与“黄沙”意象,常用以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战乱的无情。这种对比加强了诗中情感的冲突与悲伤。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徐渭,字子昻,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语言生动,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写于徐渭生平的晚期,正值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感受到生存的不易与友人的离去,因而写下这首充满感伤的作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无奈的感慨。首句“幕中宾客盛文词”,已将读者带入一个热闹的场景,然而接下来的“老去哭相知”却瞬间将气氛转为沉重,体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通过“春绿草飞蝴蝶”与“千里黄沙暗鼓鼙”的对比,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也反映了战乱带来的悲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一句“游魂莫遣到家迟”更是将思念与离愁推向高潮,表现出对故乡的渴望与对友人的牵挂,令人感同身受。这首诗不仅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更在情感上深刻动人,是徐渭诗歌中的一颗明珠。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幕中宾客盛文词:描绘了一个热闹的聚会场景,宾客们沉浸在文采斐然的交流中。
    • 幕府黄金客再持:强调了这些客人身份的尊贵,暗示他们的生活富裕而优越。
    • 共拟归来作生计:表达了大家共同谋划未来生活的愿望。
    • 不堪老去哭相知:感叹年华流逝,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心痛。
    • 一春绿草飞蝴蝶:描绘春天的生机,蝴蝶自由飞舞,象征美好与希望。
    • 千里黄沙暗鼓鼙:暗指战乱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突显生活的艰辛。
    • 两地分明谁苦乐:两地的分隔,令人思考谁在享受,谁在受苦。
    • 游魂莫遣到家迟: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游魂不能早归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天的美好与战乱的凄惨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蝴蝶形象化,展现自由。
    • 隐喻:通过“黄沙”暗示战乱。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无奈,情感深邃,发人深省。

意象分析:

  • 幕中宾客:象征人际关系与社交生活的热闹。
  • 蝴蝶:象征美好、自由与生命的脆弱。
  • 黄沙:象征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 游魂:象征失去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幕中宾客”是指什么?
    A. 文人
    B. 商人
    C. 军人

  2. “春绿草飞蝴蝶”中蝴蝶象征着什么?
    A. 战争
    B. 自由与美好
    C. 贫困

  3. 诗人对老去的感叹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无奈与悲伤
    C. 怒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 徐渭的《子肃再赴戚总戎所未至死于都下》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友谊的思念,但徐渭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挣扎,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与国破家亡的悲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