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扇》
时间: 2025-01-06 05:17: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羽扇
白居易 〔唐代〕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
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
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
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白话文翻译
这把扇子是天然的白色,圆形是因为经过精心裁制。
扇子在手中挥动,声音如松树间的风声,轻盈如白鹤在空中翻飞。
在烈夏中它依然不融化,就像终年不息的清风。
它引来了秋天的凉意,仿佛把月亮藏在怀中。
它的羽毛和蒲葵叶子是不一样的,质地和样式相差甚远。
谁能与我相对而坐?只有那位清瘦的白须老翁。
注释
- 素:指的是白色、自然的颜色。
- 裁制:裁剪和制作。
- 飒如松起籁:形容扇子扇动时发出的声音,像松树间的风声。
- 藏月:比喻扇子轻盈,仿佛能把明月藏在怀里。
- 麈尾:指扇子的羽毛部分。
- 蒲葵:一种植物,通常用作扇子材料,质地较粗糙。
典故解析
“松起籁”中的“籁”字,源自《诗经》中的典故,意指松树间的微风所发出的声音,表达了自然的和谐美。诗中通过对扇子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雅、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诗为社会”的理念著称,作品广泛涉及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风格平易近人,易于传诵。
创作背景
《白羽扇》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表达了他对清凉、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描写扇子,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对岁月的感悟。
诗歌鉴赏
《白羽扇》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生活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一把白羽扇的描写,展现了其清雅的外观和深厚的内涵。开篇的“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既阐述了扇子的外观,又暗示了工艺的精湛。紧接着的“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将扇子与大自然的声音和轻盈的飞翔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新、舒适的氛围。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则是对扇子功能的赞美,象征着不受季节限制的清凉与自由。接下来的“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进一步深化了扇子所承载的情感与意象,仿佛它不仅是一个物件,更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清瘦白须翁”自喻,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自我超越的追求。整首诗以扇为引,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和谐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
描述扇子的颜色和形状,强调其天然与工艺的结合。 -
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形容扇子扇动时的声音与姿态,借助自然元素增强其意象。 -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
突出扇子的清凉效果,象征着对自然永恒的赞美。 -
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表达扇子带来的凉意与梦幻般的感觉,将扇子与情感联系。 -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
比较扇子的材料与其他扇子,突出其独特性。 -
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自问自答,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渴望与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处使用比喻,如“飒如松起籁”,将扇子的声音比作松树的风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扇子被赋予了生动的特性,仿佛能引秋、藏月,增加了情感的丰富性。
- 对仗:整首诗运用了对仗修辞,使得表达更加工整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一把白羽扇,表现了诗人对清凉、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和谐追求,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羽扇:象征着清凉、优雅与自然的结合。
- 松:代表自然的声音,具有宁静的象征意义。
- 鹤:象征着高洁与自由。
- 秋与月:传达出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羽扇的颜色是什么?
A. 红色
B. 白色
C. 黑色
答案:B -
诗中将扇子的声音比作什么?
A. 海浪
B. 松树间的风声
C. 雨声
答案:B -
诗人把扇子与哪个季节联系在一起?
A. 夏天
B. 冬天
C. 秋天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 《秋夕》杜甫: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白羽扇》和李白的《静夜思》都是通过自然意象表现内心情感的作品,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生活的淡泊与闲适,而后者则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