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南向夔州》

时间: 2024-09-19 21:23:52

天明江雾歇,洲浦棹歌来。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城临蜀帝祀,云接楚王台。

旧知巫山上,游子共徘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下江南向夔州
作者: 张说 〔唐代〕

天明江雾歇,洲浦棹歌来。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城临蜀帝祀,云接楚王台。
旧知巫山上,游子共徘徊。


白话文翻译:

天亮时江上的雾气散去,河洲和港口传来了划船的歌声。
绿水蜿蜒而去,青山在两旁相对而开。
城池靠近蜀帝的祭祀之地,云雾笼罩着楚王的台阁。
旧友在巫山之上,游子们共同徘徊。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雾:江面上升起的雾气。
  • 洲浦:指江中的小洲和港口。
  • 棹歌:划船时唱的歌曲。
  • 逶迤:形容水流曲折延绵的样子。
  • 蜀帝:指蜀汉的皇帝,祭祀地点。
  • 楚王台:楚王的台阁,具有历史典故。
  • 旧知:老朋友,旧相识。
  • 徘徊:徘徊不前,游荡。

典故解析:

  • 蜀帝祀:指蜀汉时期有关帝王的祭祀,表现了历史的延续性。
  • 楚王台:楚王的台阁,象征着古代的辉煌与文化遗址。
  • 巫山: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情思与故乡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唐代诗人,字子良,号少游,生卒年不详。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富有韵律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张说游历夔州的途中,记录了沿途的自然景观和思乡之情。诗中表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敬重以及对友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下江南向夔州》是一首描写江南自然风光与情感的古诗,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流畅的节奏著称。诗的开头便描绘了晨曦中江上的雾气逐渐散去,唤起了读者对清晨宁静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水的流动与山的对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和谐美。

中间的两句“城临蜀帝祀,云接楚王台”则引入了历史与文化的层面,蜀帝的祭祀与楚王的台阁不仅提供了地理的背景,更展示了历史的厚重感。诗人在这一瞬间将自然与历史结合起来,令人感受到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

最后两句“旧知巫山上,游子共徘徊”则回归到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留恋。巫山在诗中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情感的寄托。游子徘徊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引发读者的共鸣。

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展现出诗人对江南的热爱和对故交的怀念,具有深厚的情感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明江雾歇:天亮时,江面上的雾气消散,寓意新的一天开始。
  • 洲浦棹歌来:小洲和港口上传来了划船的歌声,生动地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 绿水逶迤去:绿水蜿蜒流去,展现出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延续。
  • 青山相向开:青山在两旁相对而立,形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
  • 城临蜀帝祀:城池靠近蜀帝的祭祀之地,暗示着历史的厚重。
  • 云接楚王台:云雾缭绕着楚王的台阁,象征古代的辉煌与文化传承。
  • 旧知巫山上:旧友在巫山之上,唤起了对故人的思念。
  • 游子共徘徊:游子们在此徘徊,表达了对故乡的留恋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比作诗人的情感寄托。
  • 对仗:如“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对称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江水、云雾被赋予了生命,使自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江南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思,同时表达对故友的怀念,形成了一种悠远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雾:象征着清晨的宁静与神秘。
  • 绿水:代表了生机与活力,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青山:象征着稳重与永恒,山的存在让人感受到历史的积淀。
  • 蜀帝祀:历史的象征,传达了对过去的敬仰。
  • 楚王台:文化遗产的象征,连接了历史与现实。
  • 巫山: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对故乡与友人的深切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绿水”象征什么?
    A. 死亡
    B. 生机与活力
    C. 荒凉

  2. “城临蜀帝祀”中的蜀帝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统治者?
    A. 春秋
    B. 汉朝
    C. 唐朝

  3.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A. 江水
    B. 云雾
    C. 巫山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历史的交织,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强调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张说的情感主题相似,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家庭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